图书前言

职业生涯发展是个人生涯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当职业超越了满足温饱的基本目的、开始成为衡量个体社会成就关键指针的时候,职业的选择就承担了个体展现自我和拓展自我的重要意义。因此,许多年轻人非常审慎地探索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进行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决策、开始最初的职业生涯历程、经历组织社会化和适应过程,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然而,顺利实现这个转变却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当今社会中,由于分工越来越细致,人们面临的职业选择越来越多、职业转换也越来越困难。因此,每个人在职业生涯正式开始之前,就必须慎重地探索和分析自己的职业倾向、选择适合的职业,并积累从事这份职业所必需的培训经历、资格和资源。职业生涯是由有意义的、相互关联的系列工作经验组合而成的。在个体毫无准备、毫无规划的情况下,其职业发展肯定会招致诸多问题,比如频繁盲目地更换工作、无法适应工作环境、职业满足感低下、职业生涯发展停滞等。如果一个人曾经从事的所有工作都是零散、毫无关联的,那么他实际上并没有为自己构建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正确适宜的职业选择、尽早确定生涯的稳定贡献区、顺利开始积累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需的资源、能力和人脉,这些都是真正的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大学毕业生们将要毕业之前和毕业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段时间将因人而异),他们站在一个关键的职业生涯入口处,正经历着职业生涯正式开端之前的迷茫、焦虑和期待。在这个关键的职业生涯入口处,大学毕业生们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他们或坎坷、或顺利、或镇定坦然、或忐忑不安,在经历过职业选择与决策、职业退却与妥协、工作适应与组织融入等一系列蜕变过程之后,真正接纳和适应“职业人”这样一个新的角色、融入职业生活之中,直到最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作者。

他们成长为合格工作者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进行合适的职业选择与决策。尽管这个世界上的职业种类很多,可是超过九成的劳动力只集中在其中两三百种职业中,而这两三百种职业中的90%,对一个面临职业选择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能吸引他们的职业。即使如此,他们仍然要处理这些相关职业的诸多信息,比如教育培训背景、薪酬、发展前景、与工作价值观契合度、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和身体要求等。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职业让很多大学毕业生们倍感纠结和焦虑。

本书第一篇将集中讨论大学毕业生站在职业生涯入口处的“成长性”问题: 第1章介绍的是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 第2章介绍的是职业生涯入口这个转换期内大学毕业生遇到的挑战; 第3章论述了职业生涯选择与决策的基本理论以及大学毕业生在职业生涯选择中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也简要介绍了应对职业生涯选择问题的方法。

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时,职业选择不过是他们顺利开始职业生涯的一个条件,毕竟进入劳动力市场涉及雇佣和被雇佣双方的双向选择。或者说,一个大学毕业生是否具备成为一名胜任的劳动者所应该具备的技能、能力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获得雇佣的可能性。对大学生整体来说,他们所具有的能力、态度和技能与雇主需求的一致性,实际上体现了大学毕业生群体对就业市场的准备程度。

本书第二篇将集中讨论大学毕业生可雇佣能力及其与雇主需求的匹配度: 第4章从理论方面讨论了大学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的因素及其构成; 第5章则从实证方面分析验证了大学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的因素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可雇佣能力与雇主需求的匹配度,指出了大学毕业生群体可雇佣能力中的“短板”。

顺利地进行了双向选择,也不过是大学生们职业生涯仅仅开端而已。有的人认为,职业生涯初始者在他们工作的第一年,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者,当然也已经不是学生,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转换阶段,需要转换的不仅仅是社会角色,还有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可是很多大学毕业生还停留在学生角色中,保留着学生式的简单、直率、意气用事的处事风格,在这个过渡阶段,他们需要开始学习新的角色规范、接受新的任务、内化新的规则、以完成关键的转变。

本书第三篇将聚焦于入职后的毕业生们适应新角色、新任务的过程: 第6章详细地介绍了工作适应和组织社会化理论,并在这些理论框架下指出了职业生涯初始者良好适应和适应不良的原因; 第7章则采用纵向研究方法对大学毕业生初入职场的最初半年之内的调适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针对职业生涯初始者的组织管理建议。

在这跨度仅一两年、短暂的职业生涯入口阶段,大学毕业生们要学习面对并解决诸多陌生的难题,而每一道难题都可能对其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产生不可逆转的深刻影响。系统地分析大学毕业生群体在这一阶段中的发展经历非常必要。本书围绕大学毕业生在职业生涯入口处的几个生涯发展关键议题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大学毕业生们作为新生劳动者的发展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