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应规范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由《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四部分内容组成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促使我国会计进入到一个与国际会计协调发展的崭新时期。随着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施中涌现的新情况以及资本市场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与等效,财政部先后在2008年与2010年对《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进行了修订与完善,2014年更是启动了新一轮会计准则修订与发布,至2017年7月已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新颁布了“公允价值计量”等4项、新修订了“收入”等10项具体会计准则,使具体准则增至42项,新发布与修订的具体准则在体例上也有了改进,将应用指南纳入到具体准则。这就对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高校会计教学明确了新的目标。为此,我们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相关内容以及2016年全面营改增后颁布的《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充分考虑我国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在吸收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借鉴国内外同类教材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组织修订编写了《会计学原理》(第二版)教材,以持续适应会计教学改革,培养合格财会人员。

尽管会计学近年有较为显著的发展,电子计算机也在会计领域广泛应用,但是,作为会计学专业乃至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会计知识入门课程的“会计学原理”,我们仍然把它定位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后续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教程,主要阐述会计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重点放在会计基本方法的阐述与应用上,即记账、算账和报账的程序与方法。

    本书的内容是按照凭证、账簿和报表这一顺序加以展开的,首先阐述了会计基本理论,包括会计的含义、职能、对象、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然后依次讨论了账户与复式记账、凭证编制与审核、账簿登记、账项调整、结账与利润确定、财产清查和会计报表编制等基本的会计技术和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读者对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知,能完整地理解会计基本工作的全过程,以增强本书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并专设一章描述计算机操作系统下的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的生成。为了便于教学与自学,我们在每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并给出练习题参考答案。本书作为一本会计学的入门教材,主要为大学本科生编写。同时,本书也可供MBA学员、经济管理干部,特别是会计专职干部、会计教师和自学者参考。

本书由中南大学商学院卢佳友和郑海元共同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编写大纲的拟订、书稿的修改和总纂、定稿。各章节连同复习思考题及练习题的执笔人依次如下: 郑海元、刘冬荣第一章,卢佳友第二章、第三章、第十章,王敏第四章,李红梅第五章,喻凯第六章,易玄第七章、第十四章,杨琼第八章、第九章,郑海元第十一章及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李世辉第十二章,刘爱明第十三章。

由于资料有限、时间紧迫,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再版时修订。如有赐教,请发送电子邮件至lujy635@163.com,作者深表谢意。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一些相关的教材、专著和其他资料(详见本书末所列主要参考文献),并从中得到了许多启迪与教益,在此深表感谢!同时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辛勤细致的劳动和中南大学商学院有关领导和同人的大力支持!

编者

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