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i?ek,1949—)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后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他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广泛汲取马克思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营养,对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特别是其欲望理论进行了极富深刻性和创造性的阐释。如果说,拉康的精神分析学构成了齐泽克思想的理论基础,那么拉康的欲望理论便是齐泽克构建其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从1989年出版代表作《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至今,已然过去了整整30年。在这30年间,齐泽克的思想变得日益成熟,同时也愈发激进,这种变化鲜明地体现在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的阐释中。

本书采用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勾勒出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逻辑架构和转向历程。从历时性上看,齐泽克在理论转向前对拉康欲望理论的阐释以《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为代表,之后他的观点开始逐渐发生变化,这一转向在《幻想的瘟疫》《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论信仰——思考行动》等作品中基本形成,并最终在《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所做的——政治因素的享乐》的第二版前言里得到了完整的表述,但互文性的阐释方法却是一以贯之的。从共时性上讲,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的阐释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幻象理论和激进政治行动理论两个方面,二者紧密相关,彼此作用,互相转化。而且,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理论转向前后具有颇为不同的理论风貌。

检视和剖析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理论转向问题,不仅有益于进一步推进对齐泽克思想的研究,而且对于我们深入思考人的欲望问题,抵制和批判后现代主义对欲望的虚无主义诠释,深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