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超媒体、人工智能、电子媒介、地球村、赛柏空间、人机交互、互联网等这些新媒介概念的出现不仅标志着社会的科学进步,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本书收录了西方科学家、思想家提出的有关上述内容创新思想的代表论文和论著节选16篇。

超文本、电子媒介、地球村、人工智能、赛柏空间、人机交互、互联网等这些新媒介概念的出现不仅仅标志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证明了人类创新思维的能力。本书收录了近50年来(1945—1998)在新媒介领域第一次提出相关创新思想的代表论文和论著节选16篇。文章的作者大都已成为科学界、思想界和传播界的大家,有的是开创一个学科的宗师。这些作者包括超媒体思想的开创者美国罗斯福总统的科学顾问布什、人工智能的倡导者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控制论的创始人罗伯特·维纳、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者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赛柏空间的设计者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以及亲身参与创建互联网的一批科学家。论文多是从原文直接翻译的,每篇文章约两万字,其中有12篇是第一次介绍给中国读者。这些文章虽然涉及信息、媒体和文化等不同领域,但大师们创新思维的共同点——对事物发展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表现得非常清晰。 《如我们所想》(As We May Think) 一文发表在美国《大西洋月刊》1945年7月号上。这时正值二战结束前夕,作为美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的领导,凡尼佛·布什博士指挥着大约6000名杰出的美国科学家工作,以便把科学应用于战争。在这篇著名的文章中,他为战后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他鼓励科学家们改变他们的工作重心,使人类正在增多的知识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布什博士认为,只要进行适当的开发,就应该出现一种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方便地接近并占有世代积累下来的知识。使这种和平的工具变得更完美应是科学家们战后最重要的事情。布什博士的这篇文章开创了思想家与知识总和之间崭新的关系。 布什博士在文章中提出了关于...

暂无课件

暂无样章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如我们所想凡尼佛·布什(1)

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阿兰·图灵(18)

有机体是消息诺伯特·维纳(32)

媒介即信息马歇尔·麦克卢汉(40)

作为社会系统的大众媒介马尔文·德夫勒(54)

通讯技术的社会影响赫伯特·高德汉姆(70)

信息的载体——基因和米姆

理查德·道金斯,道格拉斯·霍夫斯塔德(111)

神经漫游者(节选)威廉·吉布森(132)

大雪崩(节选)尼尔·斯蒂芬森(155)

人性化界面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173)

赛柏朋克维克多·维坦查(206)

超文本维克多·维坦查(246)

赛柏空间维克多·维坦查(297)

互联网简史贝瑞·M雷纳等(347)

现场与距离威廉·米切尔,奥利弗·斯蒂姆贝尔(370)

交互设计特里·维纳格瑞德(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