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9元
印次:2-3
ISBN:9787302142201
出版日期:2007.01.01
印刷日期:2010.07.15
图书责编:文怡
图书分类:教材
本册书为《图像工程》的下册,主要介绍图像工程的第三层次——图像理解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典型方法、实用技术以及国际上有关研究的新成果。 本册书主要内容归纳在四个单元中。第一个单元(包含第1,2,3,4章)主要介绍图像工程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图像理解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基本的视觉感知原理和过程,高维图像采集以及3D目标表达方法等。这些也为进一步学习后面单元的内容打下了基础。第二个单元(包含第5,6,7,8章)论述景物恢复(重建)的各种典型技术,对应图像理解的较低层次。这里主要涉及立体视觉技术(包括双目和多目),以及由单目图像恢复深度信息的技术(包括立体光度学、从运动求取结构、从阴影恢复形状、从纹理变化确定表面朝向等)。第三个单元(包含第9,10,11,12章)论述场景解释的概念和原理,对应图像理解的较高层次。这里论述知识和表达基础及常用方法、广义匹配的多种技术,以及图像模式识别的基础工具、图像理解理论的内容发展和图像信息系统的概况比较。第四个单元(包含附录A,B,C)分别介绍了三个典型图像理解技术的应用领域: 多传感器图像信息融合、人脸和表情识别、基于内容的图像和视频检索。书中还提供了大量例题、思考题和练习题,并对近半数练习题提供了解答或解题思路。 本书可作为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视觉等学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供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机器人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光学、电子医疗设备研制、遥感、测绘和军事侦察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册书概况和使用建议 本册书为《图像工程》的下册,主要介绍图像工程的第三层次——图像理解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典型方法、实用技术以及国际上有关研究的新成果。 本册书主要内容可划分在四个单元中。第一个单元(包含第1,2,3,4章)主要介绍图像工程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图像理解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基本的视觉感知原理和过程,高维图像采集以及3D目标表达方法等。这些也为进一步学习后面单元的内容打下了基础。第二个单元(包含第5,6,7,8章)论述景物恢复(重建)的各种典型技术,对应图像理解的较低层次。这里主要涉及立体视觉技术(包括双目和多目),以及由单目图像恢复深度信息的技术(包括立体光度学、从运动求取结构、从阴影恢复形状、从纹理变化确定表面朝向等)。第三个单元(包含第9,10,11,12章)论述场景解释的概念和原理,对应图像理解的较高层次。这里论述知识和表达基础及常用方法、广义匹配的多种技术,以及图像模式识别的基础工具、图像理解理论的内容发展和图像信息系统的概况比较。第四个单元(包含附录A,B,C)分别介绍了三个典型图像理解技术的应用领域: 多传感器图像信息融合、人脸和表情识别、基于内容的图像和视频检索。 本册书共有12章正文、3个附录以及习题解答和参考文献。在这17个一级标题下共有71个二级标题(节),再往下还有130个三级标题(小节)。全册书共有文字(也包括图片、绘图、表格、公式等)约60万字。本册书共有编了号的图298个、表格34个、公式654个。为便于教学和理解,本册书共给出各类例题73个。为便于检查教学和学习效果,各章后均有思考题和练习题,本册书共有思考题和练习题204...
目录
Contents
1绪论
1.1图像工程的发展
1.2图像理解概述
1.2.1图像理解
1.2.2计算机视觉
1.2.3其他相关学科
1.2.4图像理解的应用领域
1.3主要内容和安排
总结和复习
2视感觉和视知觉
2.1从感觉到知觉
2.2视觉特性
2.2.1视觉的时间特性
2.2.2视觉的空间特性
2.3形状知觉
2.3.1形状的感知
2.3.2轮廓
2.3.3图形和背景
2.3.4几何图形视错觉
2.4空间知觉
2.4.1非视觉性深度线索
2.4.2双目深度线索
2.4.3单目深度线索
2.5运动知觉
总结和复习
3高维图像采集
3.1高维图像
3.1.1高维图像种类
3.1.2本征图像和非本征图像
3.2成像变换和摄像机模型
3.2.1一般摄像机模型
3.2.2近似投影模式
3.2.3通用成像模型
3.3摄像机标定
3.3.1标定程序和参数
3.3.2两级标定法
3.4深度图像采集
3.4.1飞行时间法
3.4.2结构光法
3.4.3莫尔等高条纹法
3.4.4深度和亮度图像同时采集
3.5显微镜3D分层成像
3.5.1显微镜3D成像
3.5.2共聚焦显微镜3D成像
总结和复习
43D目标表达
4.1曲线和曲面的局部特征
4.1.1曲线局部特征
4.1.2曲面局部特征
4.23D表面表达
4.2.1参数表达
4.2.2表面朝向表达
4.3等值面的构造和表达
4.3.1行进立方体算法
4.3.2覆盖算法
4.4从并行轮廓插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