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版)

作者:张创新

定价:53元

印次:1-3

ISBN:9787302101468

出版日期:2005.01.01

印刷日期:2006.12.19

图书责编:刘美玉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对先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政治制度发生、发展、变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国家产生的途径、特征及其对后代的影响;国家元首制度的发展轨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转变的历史类型和各自特点及其转换的历史原因;政府监察制度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沿革;历史上国家官吏管理机制,即选官制、官编制、考课制、致仕制等制度;历史上有作为的管理者的治国方法等。与其他的同类教材比较,本书更注意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理论相结合角度出发,侧重于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历史上的政治制度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并给予规律性的认识,在基础理论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第一版 前言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政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本书是为了教学需要,在多次讲授的基础上编著的。 我们伟大的祖国素以历史悠久著称于世,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各类优秀的管理人才,出现了汉、唐、明等走在世界历史前列的强大王朝。历代统治者在国家政治制度建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尽管各个朝代所建置的政治制度有许多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但作为管理国家的一门艺术,创造了人类有益的灿烂文明。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落后的制度。我们力图以马列主义观点为指导,对中国4000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给以规律性认识,并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比较,作了一定的探讨,作为历史借鉴,无疑是有益的。 本书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 以马列主义政治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了从夏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政治制度的发生、发展、变化、沿革及其规律性。 (二) 对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国家元首制度的特点及其更替的规律性根据历史发展阶段给予总结。从其称谓看,先后为王、皇帝、总统、主席等。从其更替方式看,由血缘继承制逐渐走向选举制。从其职权看,由集权于一身,间或分权出现,逐渐走向形式上的五权分立,最后出现了代表人民利益掌握国家权力。 (三) 对中国历代政府中行政首脑与中央其他权力机构的关系,按历史朝代的沿革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就政府的类型而言,有王权政府、皇权政府、合众政府、军阀政府、人民政府。就其职能而言,有立法、行政、军事、司法、监察等几个系统。为了管理方便,又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划分。因而,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又给予规律性总结。 第一版前言中国政治制度史(...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一章国家起源的途径和特征第一节氏族公社及其原始民主制

一、氏族公社的基本结构

二、氏族公社的民主制

三、氏族公社的人才选拔类型

第二节中国早期国家起源理论及其具体途径

一、国家起源于两种生产决定说

二、中国国家起源的具体途径

第三节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一、武力征服——君主专制产生的前提

二、暴力夺权——君主专制产生的关键环节

三、家族制的保留——君主专制发展的重要基础

四、一权制发展——君主专制强化的催化剂

第二章奴隶社会国家政治制度第一节王权政府的国家元首

一、国家元首称谓沿革

二、国家元首权力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家元首继承制度

第二节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

一、无名宰相制

二、有名宰相制

三、相府宰相制

四、执政宰相制

第三节中央政府执行机构及其运行机制

一、王廷制的出现

二、将相制的问世

目录中国政治制度史第四节地方政府多重管理机构及其运行机制

一、过渡时期的方国制

二、层层分封的诸侯制

三、颇具特色的国野制

第五节政府官吏的人事行政机制

一、选官制的类型

二、考课制的出现

三、致仕制的产生

第六节监察机制的变化与发展

一、监察释意

二、原始社会监察习俗

三、奴隶社会监察活动

第七节军事制度的演变

一、夏代军事制度的出现

二、商代军事制度的发展

三、西周军事制度的完善

四、转型时期的军事制度

第三章封建社会国家政治制度第一节从王权政府到皇权政府

一、经济上的变革是两种政府转型的基础

二、新型阶级的产生是两种政府转型的前提

三、思想上的变法运动完成...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