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8元
印次:1-2
ISBN:9787302146650
出版日期:2007.04.01
印刷日期:2009.10.30
图书责编:刘志彬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注重编写的规范化,力求与国际接轨。另外,又在各个章节设置了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本书特色 全书共分12章。 基本遵循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循环过程,分章讲述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多元化成本与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管理,预测分析, 短期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企业的全面预算,转移定价, 业绩评价以及财务分析。在每一章前面都列出了学习目的,指明本章的主要内容。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在每一章后面都列出了思考题与练习题。 读者对象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师生,也适合对我国管理会计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简明目录 前 言Ⅰ/第1章 总 论1/学习目标1/重要概念1/第2章 多元化成本与本—量—利分析27/第3章 变动成本法64/第4章 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管理90/第5章 成本控制125/第6章 预测分析165/第7章 短期决策198/第8章 长期投资决策231/第9章 预 算264/第10章 转移定价315/第11章 业绩评价341
在2005年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的北京年会上,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刘志彬与我谈起了本书的出版意向,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企业的生产制造与服务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会计界更加强调信息处理技术的革新。这些变化为管理会计系统创造了一个充满挑战的全新环境。为了适应这些环境的变化,我们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并添加了新的内容,从而写出了这本《管理会计》。 自从管理学的创始人泰勒提出标准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概念以来,管理会计无论从内容还是在方法上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从最早提出标准成本制度、本—量—利分析、长短期经营决策以及预算和责任会计体系,发展到当今的作业成本管理制度、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平衡计分卡、转让定价模型、弹性制造系统、限制理论、递延成本计算和能量成本计算等,特别是近年来西方大量引进数学与统计模型运用于管理会计的研究更使我们认识到,管理会计发展到今天已经演变成了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会计学课程。 要真正掌握这门学科,不仅需要具备会计学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数学、统计、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多门管理知识。这一变化及发展趋势使得管理会计领域充满了挑战,也吸引了更多的学者努力去探索这门极具诱惑力的会计分支。 长期以来,管理会计在我国理论界尚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实务界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财务核算的规范体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财政部会计司在近十年里集中大部分精力建设我国的财务会计准则体系,从而使得我国会计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并取得了令...
第1章 总 论1
学习目标1
重要概念1
1.1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1
1.2 管理会计与相关系统的关系3
1.3 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会计师17
1.4 管理会计的原则及职业道德20
本章小结23
思考题23
练习题23
案例分析25
第2章 多元化成本与本—量—利分析27
学习目标27
重要概念27
2.1 多元化成本概念27
2.2 本—量—利分析44
本章小结57
思考题58
练习题58
案例分析62
第3章 变动成本法64
学习目标64
重要概念64
3.1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64
3.2 不同产能在完全成本法下的运用79
3.3 能量成本法83
本章小结84
思考题84
练习题85
第4章 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管理90
学习目标90
重要概念90
4.1 传统成本法90
4.2 作业成本法95
本章小结109
思考题110
练习题110
案例分析114
第5章 成本控制125
学习目标125
重要概念125
5.1 成本与成本控制126
5.2 标准成本制度129
5.3 质量成本控制136
5.4 存货控制140
本章小结154
思考题155
练习题155
案例分析159
第6章 预测分析165
学习目标165
重要概念165
6.1 预测分析的内容和方法166
6.2 销售预测167
6.3 利润预测176
6.4 成本预测184
6.5 财务预测190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