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7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160625
出版日期:2008.01.01
印刷日期:2008.01.11
图书责编:张占奎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乡土建筑研究小组2004至2005年深入浙江江山市三卿口窑村和山西吕梁山区的临县小塌则窑村做调研后的成果和总结。把这一南一北两个既各有特色又有不同的两个瓷窑村落,先后连缀起来介绍,既给我们的研究对象增加了一种类型,也是增加了一种比较方法。这两个古窑村都以粗瓷生产为生,但在地理背景、村落格局、建筑形式和生产方式上,却又大不相同。 本书展示了作者研究的精华和丰富的乡土照片,是研究乡土建筑和乡土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以供广大建筑学、人文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历史、乡土文化爱好者阅读参考。
我们这个小小的乡土建筑研究小组,新增加了一位生力军——罗德胤,他年轻、机敏而充满活力。这正是我们小组多年盼望着的。原来的三个人,年龄加起来已经达到201岁了,虽然还能上山下乡,勉力工作,但毕竟效率以及大不如从前了;而且还得考虑更多一些:这份工作,虽然成绩平平,总还值得延续下去。 罗德胤奉献给读者的第一个作品,便是这本《南北两瓷村》。二十年前我们已开始乡土建筑研究的时候,就打算陆陆续续选择各种社会经济背景的村落作为对象,纯农业的、农业而兼商业的、林业的、渔业的、牧业的、水旱码头,累世功名的和白丁始终的,等等,当然也希望有手工业村,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考察农耕文明时期中国乡村建筑环境的创造。 有历史学家说,西方的文明是城市文明,中国的文明是农业文明。这话大致不错。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里,几乎直到20世纪初年,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农村。我们有一大批社会经济形态不同的、发育得很全面又很成熟的村子,它们的建筑环境很丰富多彩而且形成了有机的体系。中国农村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宝库和富矿,也是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宝库和富矿,亟待我们去开发。 可惜,由于人财两绌,又缺乏其他外部条件,我们几乎不可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去选择研究对象,往往是碰到哪个就在哪里干。实际归实际,理想总不能忘记,心里老渴望着突破,哪怕有一次捕捉到个好题材。 罗德胤有好运气,一参加工作就接连抓住了两个专业店瓷窑村。恰好,一个在山西、一个在浙江,天文地理条件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也不同,不但不同,几乎可以说正相反。但它们却都有几百年的烧制粗瓷器的历史,代代烧,家家烧,人人烧。最后又都在近年衰落,窑口...
引言 3
仙霞古道 12
山深林密古窑村 17
窑村历史 26
作为血缘村落的窑村 31
祠、庙与住宅 36
窑、作坊、水碓与泥塘 58
作为碗厂的窑村 67
陶瓷制作及其他 72
窑工小史 77
招贤古瓷村 83
黄土高原古瓷村 85
瓷村概况 89
瓷村选址 94
瓷村布局 96
三座庙宇 102
窑洞住宅 108
瓷窑 114
缸的生产 119
附录一 An Introduction of The Sanqingkou Ceramic Village 125
附录二 An Introduction of Ceramic Villages at Zhaoxian 129
附录三 江山县三井口瓷器社产品价格表(1970年12月31日) 135
附录四 浙江省江山市瓷器厂产品价格表(约1990年) 136
后记 137
参考文献 141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