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4元
印次:1-2
ISBN:9787302172260
出版日期:2008.05.01
印刷日期:2012.07.11
图书责编:孟毅新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介绍了现代通信的基础理论及相关技术。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基础预备知识、信源编码、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调制传输、同步与数字复接(涉及PDH及SDH系列)、纠错编码及数字通信技术应用实例。本书参考学时为80学时。 本书在内容选择方面注重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在论述上强调物理概念,注意实用性及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力求系统地阐述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新技术,即以数字通信为核心,突出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工作原理和信号流程图,以便建立数字通信的整体概念;注重数字通信技术的核心内容的阐述;每章末附有小结及习题与思考题。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通信、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应用型本科、电大、函大、成人自考等相关专业选用,还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是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高职高专信息工程类规划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和对本课程的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经过教育部“十一五”系列教材编委会审定。 本书参考学时为80学时。第1章简要介绍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主要技术和性能指标;第2章讲授该课程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第3章介绍信源编码和时分复用及帧同步技术;第4章介绍数字基带传输的基本原理,并对扰码和解扰做初步阐明;第5章介绍了几种基本的调制传输技术及性能比较;第6章讲述同步及数字复接,重点介绍数字通信特有的位同步技术,较为详细地介绍了PDH和SDH体系;第7章介绍几种常用的纠错编码技术;第8章介绍了一些数字通信技术应用实例。 本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经典内容与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相结合。在注意通信系统整体性的前提下,阐明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尽可能地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以便学生加深理解。 2. 注意教材的可实施性,避免繁琐的数学推导,力求从结论上深入浅出地阐明其物理概念。 3. 顺应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注重介绍数字通信的工作原理和信号流程图,着重强调各类技术指标的物理意义和实用性,尽可能回避分离电路的介绍。 4. 全书的图形、符号和术语尽量采用现行国标,章后附有小结和思考题,并尽量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习题。 另外,由于该课程与“信号与系统”中各类信号(包括随机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有着密切联系,并且这些内容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为了更有利于本课程的学习,编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验,在第2章中单独组织了一些信号与系统的知识,做了尽可能通俗化和形象化的阐述和提炼,并通过列举...
1.1 通信技术的发展与信息社会1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3
1.2.1 通信系统的组成3
1.2.2 通信系统的分类4
1.2.3 数字通信系统及主要技术6
1.2.4 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9
1.3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1
1.3.1 有效性指标11
1.3.2 可靠性指标12
小结13
习题与思考题13第2章 预备知识15
2.1 信号处理和分析的基础知识15
2.1.1 信号的种类15
2.1.2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17
2.1.3 信号的表达和分析方法18
2.1.4 单位冲激信号26
2.1.5 系统响应及分析29
2.2 概率论的基础知识33
2.2.1 概率的概念33
2.2.2 概率的一些基本定理34
2.3 随机信号的描述36
2.3.1 概述36
2.3.2 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与分布函数39
2.3.3 几种典型的概率分布40
2.3.4 随机信号的数字特征44
2.3.5 随机信号的相关函数48
2.4 消息、信号、信息及其度量50
2.5 语音的功率密度分布和听觉频率特性53
小结54
习题与思考题55数字通信原理目 录第3章 模拟信源数字化与时分复用57
3.1 抽样定理57
3.1.1 引言57
3.1.2 低通型信号理想抽样定理59
3.1.3 带通型信号抽样定理61
3.2 模拟信号的量化63
3.2.1 均匀量化和量化噪声64
3.2.2 非均匀量化68
3.3 脉冲编码调制73
3.3.1 码字与码型73
3.3.2 码位安排...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