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8元
印次:2-2
ISBN:9787302171973
出版日期:2008.12.01
印刷日期:2014.01.16
图书责编:孟毅新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共有11章,其中包括计算机“基础”、“原理”和“结构”3部分内容。在“原理”部分,通过一个充分简化但功能完整的“模型计算机”,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为了避免理论知识与实际内容的脱节,在“结构”部分,本书以个人计算机为例,以“原理”部分的内容为基础,介绍了个人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使读者既能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又能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和技术。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或本科院校相关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教材。本书的起点较低,只要具备中学物理知识和一定的程序设计基础,就可以学习并掌握书中的内容。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第2版)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是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知识通常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系统层:主要描述硬件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和操作控制指令。 (2) 模块层:主要描述硬件系统电路模块的组成以及它们在计算机工作过程中的作用。 (3) 部件层:主要描述电路模块中数字部件(如寄存器、运算电路、传送门等)的功能与控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信息传输关系。 (4) 逻辑层:主要描述数字部件的逻辑构成和控制信号的逻辑关系。 (5) 电路层:主要描述实际电路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计算机硬件教学主要包括《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工程》等传统课程。其中,《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主要讲述硬件前两个层次的内容;《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讲述硬件前4个层次的内容;而《计算机工程》一般要涵盖硬件所有层次的内容。 计算机硬件课程难学、难教,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硬件入门的知识面要求较宽; 硬件线路繁杂,难以掌握; 硬件是软件的基础,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计算机通常是由软件构成的操作环境,硬件的所有特征已被软件所掩盖; 硬件实验涉及的内容较多,不认真准备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传统的计算机硬件课程大多数是以实际的计算机电路为例来讲解其工作原理的,存在着线路过于复杂、内容冗长、难以抓住重点等问题,因此初学者很难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本书是为克服传统硬件课程的缺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初学者学习计算机硬件的困难而编写的。书中包括“基础”、“原理”和“结构”3部分内容。在“原...
1.1 序言1
1.2 二进制数2
1.2.1 表示法2
1.2.2 计算规则3
1.2.3 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5
1.2.4 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6
1.3 计算机组成8
1.3.1 概述8
1.3.2 存储器9
1.3.3 运算器9
1.3.4 控制器10
1.3.5 输入/输出设备11
习题112
第2章 数字电路基础13
2.1 逻辑量的基本运算13
2.2 逻辑电路的实现14
2.2.1 晶体管14
2.2.2 逻辑门电路17
2.3 逻辑代数20
2.3.1 概述20
2.3.2 基本公式21
2.3.3 逻辑表达式化简22
2.4 常用数字电路24
2.4.1 传送门24
2.4.2 加法器26
2.4.3 多路选择器27
2.4.4 译码器27
2.4.5 优先权编码器28
2.4.6 触发器与寄存器29
习题233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第2版)目 录第3章 机器数与编码36
3.1 机器数36
3.1.1 字和小数点36
3.1.2 机器数表示法37
3.1.3 负数补码的真值40
3.1.4 补码加减运算41
3.1.5 机器数的大小比较与移码44
3.2 计算机中常用数据类型46
3.2.1 整数46
3.2.2 实数47
3.3 二进制编码49
3.3.1 十进制数字的二进制编码49
3.3.2 ASCII码49
习题350
第4章 模型计算机52
4.1 基本结构52
4.2 存储空间与堆栈5...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