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读本

作者:刘建明

定价:2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196846

出版日期:2009.07.01

印刷日期:2009.06.24

图书责编:纪海虹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选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和我国几代领导人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丰富内容和重要观点,是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读书籍。收录的大量篇章来自最早发表的出版物和最新的原著版本,其中绝大多数观点经受住历史检验,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本书每篇文献前都有内容摘要与点评,对把握新闻学原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 新闻报道作为传播信息、和引导人们认识世界的特殊工作,是党和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专业的大学师生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深刻认识新闻传播活动的性质和要求,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根本保证。在新世纪,记者履行崇高的社会使命,宏扬新闻职业道德,在报道中贯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需要深入学习、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任何国家的新闻媒体都遵循一定的思想原则,都受本国的政治制度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超政治、超意识形态的新闻媒介是不存在的。我国的党报和其他主流媒体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立足于准确反映和科学说明社会的变动,维护人民与国家利益,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统领新闻传播活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杰出思想家创立的。在我国,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学说,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新闻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以“三贴近”指导新闻工作,是我国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 应当看到,在全球化进程中虽然各国政要和新闻界的共同语言不断增多,但意识形态的分野有时针锋相对,时刻挑战和考验每个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全球传播充满各国软实力的较量,如何认识各种事变,维护本国利益和尊严,新闻界必须及时做出正确的回答。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都在飞速进步,正确宣传我们的宏伟...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前言: 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

一、 党报与党性

弗·恩格斯: 致奥古斯特·倍倍尔

列宁: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摘要)

毛泽东: 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

延安《解放日报》社论: 党与党报

江泽民: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

李瑞环: 增强新闻宣传的党性(节选)

胡锦涛: 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党性(节选)

李长春: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节录)

二、 党报的使命与作用

弗·恩格斯: 马克思和“新莱茵报”(节选)

弗·恩格斯: 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摘要)

列宁: 从何着手?(节选)

毛泽东: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邓小平: 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人民日报》社论: 致读者

胡耀邦: 关于党的新闻工作

胡锦涛: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李长春: 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三、 媒体与新闻工作

列宁: 《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初稿(摘要)

列宁: 论我们报纸的性质

列宁: 致恩·奥新斯基

李大钊: 新闻的侵略

江泽民: 推动我国信息网络快速健康发展

胡锦涛: 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四、 人民报刊思想

卡·马克思: 《莱比锡总汇报》在普鲁士邦境内的

查禁(节选)

卡·马克思: 《莱比锡总汇报》的查禁和《科隆日报》(节选)

刘少奇: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陆...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