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

作者:张翼杰、李鹃、李麦样等

丛书名:二十一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管理系列

定价:49元

印次:1-4

ISBN:9787302169833

出版日期:2008.02.01

印刷日期:2014.06.24

图书责编:章忆文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民法是市场经济的法律,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部重要的法律。民法是权利法,是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和权利体系。民法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实务性强,是法学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门法律课。本书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力求做到体例新、资料新。 本书在结合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担保法》、《继承法》等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及法学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民法》的基本原理、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债权、合同、人身权、继承权及民事责任。 本书适合于大学本科院校经济管理(财经)类专业、本(专)科法学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高等职业学院和其他法学培训使用,还可作为在职人员提高民法知识与运用能力的自学用书。

前 言   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的部门法律,其内容博大精深,是万法之基础。它在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中不可或缺,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其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综合性高、实务性强且体系完整,被教育部确定为法学专业必修的14门核心课之一,在法学学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民法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民法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体系,掌握物权制度、债权制度、合同制度、人身权制度、继承制度和民事责任;使学生理解民法的基本理念,领会私法自治的精髓;并通过民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运用民法理论维护自身权益,树立私权神圣的观念,并能正确地分析和处理民事案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思维习惯,进而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是在结合我国《物权法》的基础上,为本、专科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该教材的撰写,注重实用性,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及编排上,既保持知识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更重视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从而为培养精通法律规范、熟练法律运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并为学生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 精选案例,突出问题。本书选择了大量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极易产生疑问的案例,在这些案例的背后都有一个民法理论作支撑。民事法律关系中的现象与本质在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 体系完整,体例统一。为了便于读者掌握完整的民法知识,考虑到内容之间的联系性,本书先按照民法体系分为七编:民法总论、物权、债权总论、债权分论、人身权、继...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一编  民 法 总 论

第一章  民法概述 1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特点和调整对象 2

一、民法的概念 2

二、民法的特点 3

三、民法的调整对象 5

第二节  民法渊源 8

一、民法渊源的概念 8

二、民法渊源的种类 8

第三节  民法的适用范围 11

一、民法对主体的效力 11

二、民法在空间上的效力 11

三、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 12

课后练习 13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 14

第一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15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15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15

三、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16

四、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16

第二节  民法的各项基本原则 17

一、平等原则 17

二、意思自治原则 18

三、公平原则 19

四、诚实信用原则 21

五、公序良俗原则 22

课后练习 23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 24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25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25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25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26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28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28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28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32

四、民事责任 35

第三节  民事法律事实 37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 37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38

三、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 39

课后练习 39

第四章  自然人 41

第一节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 42

一、自然人与公民 42

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 42

三、自...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