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99元
印次:1-16
ISBN:9787302197744
出版日期:2009.04.01
印刷日期:2024.05.31
图书责编:张阳
图书分类:零售
自元代以来,无论是王公大臣、富商巨贾、还是文人学士、普通百姓,都住在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很多人都对四合院有着模糊的印象,但北京四合院的确切定义又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本书中,便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 全书从多维的视角对四合院进行了阐述。开篇对合院住宅的演变,到元大都到明清北京城的四合院,做了概述。四合院的基本格局部分,对四合院进行了类型界定,如四合院的并联组合方式、带花园的四合院,以及四合院的庭院景观。第三部分主要是四合院的建筑构成,包括台基、屋身大木做、外墙、屋顶、外檐内檐、家具陈设等,条理分明,叙述明晰。然后是四合院中正房、厢房等房屋类型的分布,以及居者的身份界定。第五部分则是四合院的建造施工,石作、砖作、瓦作等等,非常详尽。 除此之外,本书后半部分的篇幅,采用了实例的方式,对四合院的居住文化,予以直观表达。与前文中的理论部分,相辅相成。如清代经典府宅四合院撷英,孚王府、恭王府、崇礼宅、张之洞宅、纪昀宅等。近现代文化名人故居的四合院例说,则选录了鲁迅故居、老舍故居、齐白石故居、梅兰芳故居等。在两部分四合院实例之后,本书又对四合院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韵,如风水禁忌、伦理秩序、雅居生活等方面做了适度探讨。
贾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史》(原名《建筑史论文集》)主编,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筑分馆馆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理事,中国圆明同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园林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 项,出版学术专著6 部,在
说起老北京的代表建筑,恐怕人人都能数得上一大串:故宫、天坛、北海、琉璃厂、国子监、潭柘寺、白云观……各有各的魅力。各有各的奥妙。这些城门、宫殿、坛庙、园林、寺观像一块块的宝石,镶嵌在北京这个聚宝盆一样的古城内外。但是,仅仅拥有如此建筑的北京还称不上是真正完整的北京,那些分布在全城的四合院同样是老北京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样蕴含着悠远浑厚的京味与京韵。 四合院士北京最典型的住宅形式,撒满了城内的每条胡同。 四合院由大门、倒座房、垂花门、正房、厢房、后照房等不同房屋组成围合的院落空间,并且根据主任的身份和住宅的规模可以演变出不同的组合形式。方正对称的格局,尊卑有序的空间,浑厚敦实的风格,浓荫遮蔽的院落,隔绝尘嚣,自成一方天地,也成为北京人最理想的生活场所。其中的建筑都采用典型的北方官式手法砌筑,色彩凝重,表现出北方文化端庄大方的风格,与素雅灵秀的江南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如果把城墙比作北京的皮肤,故宫比作北京的心脏,那么遍布全城的四合院就是老北京的血肉。一旦失去了大片的四合院,北京也就失去了城市的肌理血脉和几百年流传下来的醇厚气息,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二流城市。珍爱四合院,保护四合院,把这些珍贵的建筑及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是每一个热爱北京的人的共同责任。
中国合院住宅的演变
从元大都到明清北京
胡同空间
贰 四合院的基本格局
典型四合院布局
四合院的并联组合形式
带花园的四合院
四合院中的庭院景观
叁 四合院的建筑构成
屋有三分
台基
屋身大木作
外墙
屋顶
外檐装修
内檐装修
家具陈设
肆 四合院的房屋类型
大门
垂花门
正房
厢房
耳房
倒座房
后照房
游廊
照壁与院墙
伍 四合院的建造施工
测平定向
夯土筑基
石作
木料加工
榫卯
叠梁架屋
砖作
瓦作
木装修
雕饰
油饰彩画
第六章 清代经典府宅四合院撷英
孚王府
恭王府
崇礼宅
文煜宅
麟庆宅
张之洞宅
荣源宅
纪昀宅
柒 近现代文化名人故居四合院例说
鲁迅故居
郭沫若故居
老舍故居
茅盾故居
齐白石故居
梅兰芳故居
拐 四合院的文化内涵与生活情韵
风水禁忌
伦理秩序
隔绝内外
静美天地
雅居生活
结语
参考书目
致谢
插图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