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元
印次:1-12
ISBN:9787302200536
出版日期:2009.06.01
印刷日期:2024.01.12
图书责编:石伟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要素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编制到多要素中等以上复杂程度零件综合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编制,共十个项目(不含绪论)。项目一~项目九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的方式,按典型数控加工零件的分类——回转体类零件(分为轴类、套类、盘类和薄壁套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分为平面类、型腔曲面类和镗铣箱体类零件)及异形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编制;项目十按数控车、数控铣(含孔系)高级工国家职业标准技能要求,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职业能力的综合考核。本书项目案例大多数来源于生产实际,具有示范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本书还具有内容全面、系统、实用性强的特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模具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厂中从事数控加工方面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供其他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前 言 根据教育部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文件精神,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要体现职业特色,需要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完成从知识体系向行动体系的转换,建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组织模式。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基本上延续了原学科体系的课程编排,学科体系的课程编排是平行结构的,它考虑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时序”并行。但是,对于具有职业岗位针对性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它缺乏对实际的多个职业活动过程经过归纳、抽象、整合后的职业活动顺序组合,使得学生心理顺序与自然行动顺序不完全一致,导致“学”与“用”之间的脱节、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背反,不能适应岗位需求。这种学科体系的课程编排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为此,研究探讨新的适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与教材编写模式势在必行。本书正是研究探讨新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与编写模式的有益尝试。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要素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编制到多要素中等以上复杂程度零件综合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编制,共十个项目(不含绪论)。项目一~项目九采用基于工作过程“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的方式,按典型数控加工零件的分类——回转体类零件(分为轴类、套类、盘类和薄壁套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分为平面类、型腔曲面类和镗铣箱体类零件)及异形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编制;项目十按数控车、数控铣(含孔系)高级工国家职业标准技能要求,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职业能力的综合考核。 本书融“教、学、做”为一体,...
绪论 1
一、数控加工过程与
数控加工工艺系统 1
二、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与
数控加工工艺过程的主要内容 2
项目一 简易回转体轴类零件数控
车削加工工艺编制 5
项目总体能力目标 5
项目总体工作任务 5
单元一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设计入门 5
单元能力目标 5
单元工作任务 6
完成工作任务需再查阅的背景知识 6
单元能力训练 65
单元能力巩固提高 66
单元能力评价 66
单元二 编制短光轴零件数控车削
加工工艺 67
单元能力目标 67
单元工作任务 67
加工案例工艺分析与编制 67
单元能力训练 72
单元能力巩固提高 72
单元能力评价 72
单元三 编制阶梯轴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72
单元能力目标 72
单元工作任务 72
完成工作任务需再查阅的背景知识 73
加工案例工艺分析与编制 75
单元能力训练 77
单元能力巩固提高 77
单元能力评价 78
单元四 编制细长轴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78
单元能力目标 78
单元工作任务 78
完成工作任务需再查阅的
背景知识 79
加工案例工艺分析与编制 82
单元能力训练 84
单元能力巩固提高 84
单元能力评价 84
单元五 编制螺纹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85
单元能力目标 85
单元工作任务 85
完成工作任务需再查阅的背景知识 86
加工案例工艺分析与编制 91
单元能力训练 93
单元能力巩固提高 93
单元能力评价 93
单元六 编制外圆弧曲面零件数控
车削加工工艺 94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