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79元
印次:1-8
ISBN:9787302338390
出版日期:2014.01.01
印刷日期:2024.01.16
图书责编:闫红梅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围绕现代信息系统审计的三大基本职能(审计、控制、管理)进行编写,在审计职能方面,突出审计的目的与本质,按照真实性审计、安全性审计和绩效审计等三个基本审计类型展开; 在控制职能中,以IT安全为核心介绍了IT内部控制的方方面面; 在管理职能中,以IT风险为导向,围绕IT风险管理展开。本书结构新颖独特,既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 全书每一篇均包含一个案例,可以围绕案例组织教学,适用于高校信息管理类、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教材或参考书; 书中还提供了大量实用表格等,为信息系统审计师、内部审计师、注册会计师、管理咨询师、企业管理人员等专业人士提供工作指导,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
如果希望加入教师微信交流群,请加微信:itbook8 如果希望加入教师QQ交流群,请加QQ:883604 加入时,请写明:“学校+姓名”,并写明“加入教师群”,只限教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住平稳快速发展,创造出众多的经济奇迹,迅速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审计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条主线,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方面的“免疫系统”功能,这是审计人的“审计梦”。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模式早已深入人心,日益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然而,伴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以往公认的安全状态已经发生了显著的转变,信息及系统安全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频频发生的安全事件正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严重损害着企业的信用。如何在企业数据海量增长、非法访问日益增多、隐私泄露频繁发生、企业应用趋于分布、信息系统广泛互联、内部风险与外部威胁并存的复杂信息环境中,保障企业信息行为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真实性,是摆在信息系统使用者、管理者和审计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 本书没有采取传统的一般控制与应用控制的组织模式,而是按照现代信息系统审计的三大基本职能(即审计、控制、管理)进行编排。所有环节均依据信息系统的本质有序展开,如审计职能按照真实性、安全性和绩效等基本类型展开; 内部控制职能以信息系统安全为中心展开; 管理职能则以信息技术风险为导向展开。本书结构新颖独特,既具有较好的系统性、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全书由陈耿教授统稿,具体分工如下: 第1章(陈耿),第2章(陈耿、卢孙中、李庭燎),第3章(陈耿、韩志耕、刘林源、景波),第4章(卢孙中、唐明伟、陈耿),第...
第1章信息系统审计概述
1.1信息系统审计的历史
1.1.1早期的信息系统审计
1.1.2现代信息系统审计的形成
1.2信息系统审计的概念
1.2.1信息系统审计定义
1.2.2信息系统审计辨析
1.2.3信息系统审计分类
1.2.4信息系统审计目标
1.2.5信息系统审计职能
1.2.6信息系统审计过程
1.2.7信息系统审计方法
1.2.8信息系统审计依据
1.3信息系统审计的规范
1.3.1与信息系统审计相关的组织
1.3.2ISACA的准则体系
1.3.3审计师的职业准则
1.3.4与IT服务管理相关的规范
1.3.5与信息安全技术相关的标准
1.3.6与计算机犯罪相关的法律
第2章信息系统审计实施
2.1管控审计风险
2.1.1什么是审计风险
2.1.2审计风险的特征
2.1.3审计风险的模型
2.1.4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2.1.5确定重要性水平
2.1.6控制检查风险
2.2制订审计计划
2.2.1审计计划的作用
2.2.2审计计划的规范
2.2.3审计计划的内容
2.2.4审计计划中风险评估的运用
2.3收集审计证据
2.3.1审计证据的属性
2.3.2审计证据的种类
2.3.3数字证据的特点
2.3.4数字证据的形式
2.3.5收集证据的充分性
2.3.6收集证据的适当性
2.3.7收集证据的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