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8元
印次:1-5
ISBN:9787302270539
出版日期:2011.10.01
印刷日期:2023.07.25
图书责编:张彦青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实际需要出发,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作者借鉴了国内、外心理研究的成果,以大学生在成才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入学适应、自我认识与发展、情绪管理与调节、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挫折应对、生涯规划、生命教育等为主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和诠释。 本书注重案例分析和课堂互动环节,每章后面都设计了典型案例分析和课堂互动活动,附录中还增设了学生的心理成长感悟。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既可以作为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学生及社会人士自学读本。
王文鹏,男,汉族,河南邓州人,1967年11月出生,教授、博士,现任河南科技学院副院长。2010年入选河南省“555人才工程”。王文鹏同志先后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学术论坛》、《教育理论与实践》、《河南社会科学》、《兰州学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源期刊5篇。获各类省级科研成果奖励5项,主持完成的“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研究”获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改革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著作、教材3部,其中《多维视阈下大学校园文化研究》从政治、教学、科技、艺术、历史等视角对校园文化进行深度剖析,对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价值。主持完成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通过省级鉴定3项;目前在研的省级课题5项。先后被授予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工作者”、 “文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前 言 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里面专门提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事实上,健康的心理是顺利开展学习和工作、开场事业和幸福人生的前提。世界知名的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曾说过:“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我国处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的阶段、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工作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过重、很容易产生和积累负面情绪。而大学生作是青年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大学校园里因学生心理失衡而引发的一些令人惋惜的事件,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水平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这种形势下,国家教育部就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尤其是在2011教育部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2011年特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这一标准的出台促进了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我校也在原来的工作基础上,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公选课改设为必修课。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全书共分十二章,内容包括健康知识概述、自我认识与潜能的挖掘、健康个性的塑造、挫折的应对与意志品质的培养、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情绪调控与心理健康、学习与心理健康、恋爱与性心理、和谐人际与心理调...
第一章 走进心理健康 1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2
一、健康新概念 2
二、心理健康的界定原则 4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6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 8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8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4
第三节 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15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身关注 15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
构建 20
第四节 认识心理咨询 22
一、心理咨询的含义 22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 23
三、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原则 24
第二章 新生活从心开始 27
第一节 大学新生特点 28
一、大学新生适应期 28
二、大学环境新变化 28
三、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 30
第二节 大学新生环境适应 32
一、生活环境的适应 33
二、学习环境的适应 34
三、人际环境的适应 37
第三节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与
对策 40
一、大学新生的常见的心理
问题 41
二、培养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对策
与途径 43
第三章 认识自我、塑造自我 52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53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53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53
三、自我意识在人的发展中的
作用 56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现状 58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58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61
三、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问题
及调适 62
四、影响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
关键因素 68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塑造 71
一、营造良好...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