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轨迹测量融合处理与精度分析

作者:刘利生 郭军海 刘元 张艳 余浩章 著

丛书名:中国航天科技前沿出版工程·中国航天空间信息技术系列

定价:13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81877

出版日期:2014.09.01

印刷日期:2014.12.04

图书责编:石磊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导弹和航天器空间轨迹测量融合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 导弹和运载火箭飞行试验时各种外测体制测量和解算弹道参数的方法和公式,以及外弹道测量精度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公式; 航天器轨道运行时测轨系统测量和确定轨道参数的方法、公式,以及相应的轨道测量精度的分析方法和公式。特别是详细地阐述了对导弹和航天器在空域和时域上多信息测量源融合处理的技术和方法,推导了不同测量体制应用多种数学建模形式得到灵活多变的融合处理解算方法和表示式,以及对应的测量精度分析方法和公式。 本书可供从事导弹和航天测控系统总体设计、精度评定、数据处理工作及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阅读。

刘利生,男,1943年10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现任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专业方向为航天测控系统精度评定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编著过《外测数据事后处理》、《航天器精确定轨与自校准技术》《外弹道测量精度分析与评定》等书籍,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郭军海,男,1968年5月出生,博士,现任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专业方向为导弹测控总体,编著了《弹道跟踪数据的校准与评估》《弹道测量数据融合技术》等书籍,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张艳,女,1975年12月出生,博士,现任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专业方向为弹道与轨道技术,编著过《卫星星座理论与设计》《弹道测量数据融合技术》等书籍,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石晟玮,男,1981年8月出生,博士,现任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工程师,主要专业方向为弹道与轨道技术。

前言 空间轨迹测量的范围和内容是非常宽广的,这里指导弹和运载火箭的外弹道测量和航天器的轨道测量。外弹道测量是由天、地基的光学和无线电外测系统跟踪导弹或运载火箭飞行弹道所获取的测量数据,经数据处理后提供其弹道参数(轨迹)的过程,为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技术性能和精度评定及改进,为安全控制系统实时提供安全信息,为航天器系统提供运载火箭入轨参数等使用。轨道测量是由天、地基无线电测轨系统,跟踪航天器(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船等)运行轨道所获取的测量数据,经数据处理后提供航天器在空间运行的精确轨道(根数、状态)并预报未来轨道的过程,保障航天器运行时的轨道安全控制、确保其按正常姿态和预定轨道运行及返回,使航天系统完成规定的航天任务等。因此,外弹道测量和轨道测量是导弹和航天器飞行试验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完成它们的发射试验任务、促进其技术水平提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导弹和航天器技术发展的需要,各种用途和类型的导弹、航天器越来越多,其试验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对弹道和轨道的测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大大增加了外弹道测量和轨道测量技术的难度和复杂性。为此,除了要求进一步地提高和发展外弹道测量和轨道测量的技术水平外,还必须不断地提高和改进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水平,才能满足新的试验任务的要求。近几十年来,试验发射场在逐步完成建立相应测控网的基础上,积极地开展和应用融合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在空域和时域上充分地融合了多信息源的测量数据,巧妙地利用数学建模技术和统计估计理论,对于自校准测量系统误差和精确地估算外弹道、轨道方法做了积极有效的尝试。特别是在一些远程洲际导弹试验中,应用了B样条函数拟...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空间轨迹测量

1.1.1空间轨迹测量的作用和地位

1.1.2空间轨迹测量精度分析

1.1.3空间轨迹测量融合处理技术

1.2测量误差与误差源

1.2.1测量与分类

1.2.2测量误差与分类

1.2.3外弹道测量的误差源

第2章测量精度分析原理及方法

2.1外弹道测量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2.1.1飞行试验弹道

2.1.2外弹道测量体制

2.1.3测量元素的误差

2.1.4布站设计与测量几何

2.1.5弹道参数解算方法

2.1.6总误差和综合因素

2.2外测体制分类

2.2.1测角体制

2.2.2测距测角体制

2.2.3测距体制

2.2.4距离及距离差体制

2.2.5距离和测量体制

2.3测量误差传播的精度估算方法

2.3.1测量误差传播原理

2.3.2外弹道测量误差传播的理论公式

2.4测量精度的仿真估计方法

2.4.1测量量仿真模拟

2.4.2弹道参数的解算

2.4.3测量精度仿真估算方法的步骤

第3章单一测量体制解算弹道方法

3.1nAE体制解算弹道方法

3.1.1“L”、“K”和“M”公式

3.1.2方向余弦法

3.1.3最小二乘估计法

3.1.4递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3.1.5弹道速度和加速度解算方法

3.2RAE体制解算弹道方法

3.2.1单站测量弹道位置参数解算方法

3.2.2多站交会测量弹道位置参数...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