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0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95334
出版日期:2012.08.01
印刷日期:2012.08.22
图书责编:袁琦
图书分类:教材
内 容 简 介 本书介绍固体电子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涉及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的基础知识,包括晶体的结构、晶体的结合、晶格振动、晶体缺陷、能带理论、半导体中的载流子、PN结、固体表面及界面接触现象、半导体器件原理、固体的光学性质与光电现象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工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
沈为民:1982年起就在大学从事物理学、光学、电子学方面的课程教学。特别是最近20年,一直承担固体电子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从未间断。如光学计量测试专业的《光电材料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固体物理》及《固体电子学基础》、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半导体技术基础》、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信息物理基础》等。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规划教材”《光电信息物理基础》2009年4月出版。合作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固体电子学基础》于2005年9月出版。孙一翎: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973项目子项目“MEMS惯性器件建模及软件技术(GFJG-E20697)”和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光电晶体宽光谱多参数精确测量方法的研究(2007QK59)”,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其他项目4项。获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三等奖1项(排名第三)。1997年起在本学科主讲《半导体物理》、《电磁理论》、《导波光学》、《光通信技术与器件》、《薄膜物理与技术》、《光电检测技术》等相关课程。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发展,器件与系统的设计更多通过计算机来进行,越来越多的专业软件投入各种应用领域。这就促使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形式发生改变,对于搞应用的人来说,不需要直接从理论公式出发进行分析和计算,理论学习的作用更多体现在了解各种物理现象,建立相应的物理概念,理解运动变化过程,熟悉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等。本教材编写力求内容精简、重点突出、概念清晰、通俗易懂,在不破坏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前提下,尽量避免烦琐的数学推导。只要有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即使没有学过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也能顺利学习本课程。 全书共分8章。第1章介绍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重点是晶体结构的周期性与对称性,对晶体结合、晶体生长、确定晶体结构的方法等只作简单讨论。第2章以一维原子链为例讨论晶格振动形成格波的特点、声子的概念及声子谱的测量方法,介绍了晶体缺陷的主要类型。第3章介绍能带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模型,晶体电子的波函数与能带结构的特点,有效质量、空穴的概念,以及实际晶体能带结构举例。第4章讨论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及其运动,包括载流子的统计分布,费米能级与载流子浓度的计算,迁移率与电导率,非平衡载流子,连续性方程。第5章介绍PN结,包括PN结形成与能带图,PN结电流电压特性,PN结电容,PN结击穿。第6章介绍固体表面及界面接触现象,包括表面态的基本概念,表面电场效应,金属与半导体的接触,MIS结构的电容-电压特性。第7章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包括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也简略介绍半导体集成器件和微细加工技术。第8章介绍固体的光学性质...
1.1 晶体的特征与晶体结构的周期性1
1.1.1 晶体的特征1
1.1.2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3
1.1.3 原胞与晶胞5
1.1.4 实际晶体举例7
1.2 晶列与晶面 倒格子10
1.2.1 晶列10
1.2.2 晶面12
1.2.3 倒格子14
1.3 晶体结构的对称性 晶系16
1.3.1 物体的对称性与对称操作16
*1.3.2 晶体的对称点群18
1.3.3 晶系21
*1.3.4 准晶体 23
*1.4 确定晶体结构的方法24
1.4.1 晶体衍射的一般介绍24
1.4.2 衍射方程25
1.4.3 反射公式26
1.4.4 反射球26
1.5 晶体的结合29
1.5.1 离子性结合29
1.5.2 共价结合29
1.5.3 金属性结合30
1.5.4 范德华结合31
*1.6 晶体生长简介32
1.6.1 自然界的晶体32
1.6.2 溶液中生长晶体34
1.6.3 水热法生长晶体35
1.6.4 熔体中生长晶体36 固体电子学导论目 录 1.6.5 硅、锗单晶生长37
习题140
第2章 晶格振动和晶体的缺陷42
2.1 晶格振动和声子42
2.1.1 一维单原子晶格的振动42
2.1.2 周期性边界条件44
2.1.3 晶格振动量子化 声子45
*2.2 声学波与光学波46
2.2.1 一维双原子晶格的振动46
2.2.2 声学波和光学波的特点48
*2.3 格波与弹性波的关系50
2.4 声子谱的测量方法52...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