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分析(第6版)
本书是目前唯一一本用于介绍血清游离轻链用于有症状丙种球蛋白血症筛选的翻译书

作者:(英)AR 布拉德韦尔(AR Bradwell),著;李薇、崔久嵬、康丽花、靳凤艳,等,译

定价:23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29548

出版日期:2018.01.01

印刷日期:2018.03.20

图书责编:李君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生理学、技术和临床应用方面的优势,及其在非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淀粉样变形和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诊断、监测和风险评估中的突破性进展,使其在浆细胞疾病诊断和监测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书对游离轻链的发现和发展历史、相关基础知识、实验室检查和临床应用最新进展进行系统性阐述,其覆盖内容丰富、新颖。读者对象:血液、肿瘤科医生、检验科医生、医学专业学生。

李薇 女,1957年4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主任、肿瘤教研室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曾在美国Louisville 大学进修学习。 参加工作近30年来,一直工作在医疗、科研、教学第一线,在血液系统常见病以及疑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淋巴瘤专病门诊出诊工作后,吸引了大量的淋巴瘤患者,为吉林省内淋巴瘤的规范化诊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为北方淋巴瘤协作组成员之一。2006年筹建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遵循“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行多学科综合治疗这一国际化的先进肿瘤诊治模式,采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的形式,先后成立了乳腺癌协作组、胃肠道肿瘤协作组、肺癌协作组、妇科肿瘤协作组、肝癌协作组、泌尿生殖系肿瘤协作组、头颈部肿瘤协作组、淋巴瘤协作组,使每位来我院就诊的肿瘤病人都能直接面对内科、外科、放疗、微创、病理等多科专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提供最安全、最连续、最合理的诊疗服务,使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肿瘤诊治水平与国际接轨,推动了医院肿瘤事业的全面振兴与发展。 2000年以来李薇共负责及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863子课题1项,973子课题1项,卫生部课题3项,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省级课题9项,共获经费400余万元,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长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发表文章近70余篇,国外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先后培养硕士生49人,博士研究生5人。 现兼任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简称CSCO)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与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白血病学组、干细胞移植学组、实验血液学组、贫血疾病学组及淋巴瘤学组成员,吉林省肿瘤科

自从 11年前开展血清游离轻链检测以来,在理解其临床重要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目前,有 1000多种出版物分析血清游离轻链的检测方法;有 6个国际会议和第 6版的《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分析》。我希望知识的更新能够有所减慢,这样能够广泛性地实现其在目前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但看起来好像不是这样,因为确实有一定范围的新知识的应用。 首先,关于单克隆游离轻链( free light chain,FLC)确实有新的发现,最近的研究表明, FLC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MGUS)是轻链多发性骨髓瘤的前期病变,这一发现为完善此疾病的癌前标志物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推测相似的发现将适用于其他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而且,在几个大型研究中,单克隆血清 FLC的诊断重要性已被证明,并且联合血清蛋白电泳( SPE),已被充分应用于单克隆蛋白的研究中。除非在特殊条件下(例如,怀疑 AL型淀粉样变性的诊断中),这种检测代替了血清和尿的免疫固定电泳( IFE),成了证明单克隆蛋白的最重要的方法。而且,在急性和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只要怀疑轻链疾病,就应用血清 FLC检测代替尿液检测。随着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通过透析机治疗轻链管型的肾病患者中,具有轻链管型的急性肾衰竭患者已从中受益,通过透析和化疗快速清除这些毒性轻链后,肾的恢复率现已接近 80%。 其次,关于多克隆 FLC的确有新的发现。因为这些 FLC分子都是由 B细胞产生,随着炎症的进展,浓度增加,而且,这种增加在诊断上是敏感的。这种敏感已在系统性风湿性疾病、慢性肝病、 HIV感染、急性和慢性感染等疾病中得到验证,相关论文数量还不多。 FLC的增加来自...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导言 血清游离轻链检测的重要性  XXI

第 1部分 

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及其检测  1

第 1章简介  1第 2章 Dr Bence Jones和 FLC的历史  5第 3章免疫球蛋白 FLC的生物学特性  8 

3.1结构  8 

3.2合成  9 

3.3产生 10 

3.4清除和代谢 10第 4章 FLC的检测方法 15 

4.1引言 15 

4.2 FLC的免疫检测  16 

4.3应用不同仪器进行检测的比较 24 

4.4不同血清 FLC免疫检测方法之间的比较 25 

4.5抗 FLC血清及试剂盒的质量控制  25 

4.6增加抗血清的制备 27第 5章 FLC正常范围及参考区间 28 

5.1血清 FLC正常范围  28 

5.2儿童的正常值范围 31 

5.3正常范围 /参考区间的变异——医用范围 32 

5.4参考值 32 

5.5血清 FLC的检测在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  33 

5.6尿 FLC的正常范围  33第 6章 FLC临床检测的比较 36 

6.1引言 36 

6.2血清蛋白电泳和尿蛋白电泳( SPE和 UPE)  37 

6.3免疫固定结合电泳( IFE) 38 6.4毛细管区带电泳( CZE)39 

6.5总 κ型和 λ型轻链免疫检测  40 

6.6尿 FLC检测  41 

6.7血清与尿 FLC检测结果的不一致性  43结论 45

第 2部分

游离轻链及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46第 2部分( A) 

多发性骨髓瘤 48

第 7章多发性骨髓瘤的简介 48第 8章轻链型多发性... 查看详情

本书是目前唯一一本用于介绍血清游离轻链用于有症状丙种球蛋白血症筛选的翻译书。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具有技术可行性及临床重要性。应用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可以用来诊断并监测95%以上的各种类型的多发性骨髓瘤及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血清游离轻链检测能够检测到至今其他血清检测手段不能发现存在异常的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非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和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血清游离轻链。另外,相对于尿液检测,血清检测是监测疾病变化的更准确的指标。血清游离轻链免疫检测的方便性、敏感性以及准确性使其可以代替尿液检测。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