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99元
印次:1-6
ISBN:9787302294832
出版日期:2012.08.01
印刷日期:2021.08.17
图书责编:张阳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以古都南京在历史上经历的三次建设高潮(即六朝时期、南唐时期和明初)为主要线索,描绘古都的发展轨迹,考察各个时期辉煌的城市建设成就和城郭宫室、坛庙陵寝、寺庙园林、署置坊巷等代表性的建筑文化历史遗迹。全书内容丰富,行文流畅,既有概括梳理,又有细节分析,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图文并茂。
段智钧,建筑学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007至2011年,攻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研究生,2011年被授予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荣誉称号。主要从事建筑历史、理论、设计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曾出版专著《天下大同:北魏平城辽金西京城市建筑史纲》,并参与撰写出版《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比例与尺度研究》《巍巍古都》《中日韩古典园林比较研究:14—19世纪的中国园林(韩文版)》等专著,发表有关学术论文20余篇,另有学术译著多部。
引 言 南京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南京不仅是长江下游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古都之一,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之美誉。南京不但是值得流连的观光旅游胜地,还曾被孙中山先生列为“适宜”都市之一。 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而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最丰富区域之中心。 数千年来,一直有中华民族的先民曾在此生息栖居,留下了无数壮丽的文明印迹。考古工作者曾在南京市内鼓楼岗西侧附近发掘的“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遗址表明,距今5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定居的村落在南京城附近地区建立,并在距今3000多年前达到了较高的文明水平,一般认为,这更多受到由东而来的良渚文化的影响。如果从战国时期越国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的筑城起算,今南京主城区的建城史约有2500年。(图0.1) 与交通南北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关,南京城承载并见证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众多重要场景,并且始终保持着中华文化的固有姿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此间,有楚越交锋、吴越争霸,是为吴文化之先声;后汉三国时期,天下为孙吴三分其一,划江而治,雄踞东南;两晋时期,晋室五马渡江,一马化龙,由东晋至南朝延续了汉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从而保存了完整的文明形态;到南唐两宋时期,众多中原文化的注入并和南方本土文化相结合,使得华夏文明在此达到了一个高峰;继而在明代得以于斯地既成一统,其长久深...
第壹章 十代名都——南京历代建都概况 /9
第一节 建都条件 /11
第二节 古都简史 /23
第贰章 城阙宫室 /31
第一节 六朝建康——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32
第二节 南唐国都——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2
第三节 明代南京——治理艰勤重殷鉴,斜阳衰草系情多 /59
第叁章 郊丘坛 /83
第一节 南朝郊祀祭坛 /84
第二节 明代初期坛 /90
第肆章 帝王陵寝 /109
第一节 南朝帝王陵 /110
第二节 南唐二帝陵 /126
第三节 明太祖孝陵 /134
第伍章 梵刹伽蓝 /161
第一节 建康弘法——六朝佛寺的勃兴 /162
第二节 南都梵境——明代佛寺的繁盛 /172
第三节 南京重要佛寺觅踪辨正 /188
第陆章 府第行邸 /207
第一节 天王府与两江总督府 /208
第二节 江宁行宫与江宁织造府 /214
第柒章 苑囿园林 /229
第一节 六朝苑囿钩沉 /230
第二节 宋代青溪九曲 /237
第三节 明清园林丛话 /252
第捌章 市楼繁华 /269
第一节 六朝望族与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70
第二节 十里秦淮与夫子庙——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277
插图目录 /304
参考文献 /316
附录 /320
南京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代部分) /320
南京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代部分) /321
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代部分) /323
后记 /330
一座座建筑,曾经恢弘瑰丽;一座座古城,曾经富丽繁华。清华学者倾力奉献“中国古都五书”,从古建筑上那一道道斑驳的印记里,讲述一个个古都的历史与文化。“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中国古都五书”曾两次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荣获“第三届(2013)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畅销书”奖,一经推出,持续再版,广受好评。
阅读“中国古都五书”之《古都南京》,与同好者一起徜徉于跨越2000年的十朝都会之中,踏勘南京古代都城和建筑遗迹,了解古都历史上的规划和建筑经验,领略城阙宫殿的恢弘壮观、帝王陵寝的磅礴气势以及市楼街巷的绮丽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