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129元
印次:1-7
ISBN:9787302294788
出版日期:2012.08.01
印刷日期:2024.06.27
图书责编:张阳
图书分类:零售
对洛阳的建都历史与文物建筑进行细致的梳理和讲解。书中有丰富的图片和史料,对于学术研究很有参考价值;同时也广泛引用古人描绘洛阳的诗词,亦可从中领略古都的美与沧桑。 一座座建筑,曾经恢弘瑰丽;一座座古城,曾经富丽繁华。清华学者倾力奉献“中国古都五书”,从古建筑上那一道道斑驳的印记里,讲述一个个古都的历史与文化。
作者简介: 王贵祥,199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1989年1月到1990年7月,英国爱丁堡大学建筑系访问学者。2001年10月至2002年5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高级访问学者。2000年起,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建筑学分委员会主席。
导读节选 隋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初殒,即位的炀帝就开始着手洛阳城与洛阳宫苑的兴建。在宫殿建设上,隋炀帝一开始就摆出了一副勤勉节俭之帝王的架子: 夫宫室之制本以便生,上栋下宇,足避风露,高台广厦,岂曰适形。故《传》云:‘俭德之共,侈恶之大。’宣尼有云:‘与其不逊也,宁俭。’岂谓瑶台琼室方为宫殿者乎,土阶采椽而非帝王者乎?……今所营构,务从节俭,无令雕墙峻宇复起于当今,欲使卑宫菲食将贻于后世。 但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隋炀帝是一个大兴土木之人。如隋末秦王李世民攻克洛阳后,因为看到其宫殿过于奢侈,而曾“焚东都紫微宫乾阳殿”③ 。(另有一说是王世充焚毁的)这是怎样一座大殿呢?唐初张玄素曾经做过描述:“臣又尝见隋室造殿,楹栋宏壮,大木非随近所有,多从豫章采来。二千人曳一柱,其下施毂,皆以生铁为之,若用木轮,便即火出。铁毂既生,行一二里即有破坏,仍数百人别赍铁毂以随之,终日不过进三二十里。略计一柱,已用数十万功。” 关于这座乾阳殿的尺度,史料上有一些记载: 永泰门内四十步,有乾阳门,并重楼。乾阳门东西亦轩廊周匝。门内一百二十步,有乾阳殿。殿基高九尺,从地至鸱尾高一百七十尺。又十三间,二十九架。三陛(一作阶)轩……其柱大二十四围,绮井垂莲,仰之者眩曜……四面周以轩廊,坐宿卫兵。殿庭左右各有大井,井面阔二十尺。庭东南、西南各有重楼,一悬钟,一悬鼓。 由于文献的记载语焉不详,我们还很难对这座建筑的基本尺度做一个描述,只能从其高度上做一个判断。以一隋尺为0.294米计,这座隋代洛阳宫的正殿,从地面至鸱尾的高度为170尺,折合今尺为49.98米,其高度比今日尚存的明清太和殿、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