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俄]高尔基 著 王勋、纪飞 等
定价:36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95815
出版日期:2013.01.01
印刷日期:2013.01.09
图书责编:栾大成
图书分类:零售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主要描写主人公阿廖沙三岁至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阿廖沙三岁的时候,父亲死于霍乱,母亲带着他到外祖父家生活。这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且令人窒息的家庭。外祖父喜怒无常,脾气暴躁,他经常毒打外祖母,甚至把阿廖沙也打得失去知觉;外祖母却很慈爱,她关心、庇护阿廖沙,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钟爱。母亲被迫改嫁,几年后患肺结核病去世。后来外祖父破产,阿廖沙被迫流落人间,开始独立谋生。作品一经发表,便引起极大的轰动,自出版以来被译成世界上几十种语言,还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无论作为语言学习的课本,还是作为通俗的文学读本,本书对当代中国的青少年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英文故事概况,进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在每章的开始部分增加了中文导读。
王勋,北京大学英语副教授。参与编写和编译图书多部,如《人类的故事》、《道德情操论》、《秘密花园》、《安徒生童话》等。纪飞,北京大学副教授,现定居澳大利亚。参与编译英文经典名著多部,如房龙的著作《宽容》、《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秘密花园》等。
前 言 玛克西姆·高尔基(Maksim Gorky,1868—1936),原名阿廖沙·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是世界上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1868年3月28日,高尔基出生在俄国下诺夫哥罗德(曾名高尔基城)的一个普通家庭。3岁时父亲去世,随后高尔基随母亲寄居于外祖父家,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在11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走入“人间”,曾当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工人等。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自学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1892年,他在《高加索报》上用高尔基的笔名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开始专职写作。1895年,出版了《依则吉尔的老婆子》和《鹰之歌》。1898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集《随笔与短篇小说集》,该书一出版便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901年,他出版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的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了列宁的热情称赞。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先后出版了《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和《野蛮人》等剧本,特别是《小市民》、《底层》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与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的决心与乐观情绪,在当时俄国的剧坛引起了轰动。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重要的作品,标志着他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