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8元
印次:1-5
ISBN:9787302320128
出版日期:2013.07.01
印刷日期:2018.07.30
图书责编:孟毅新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贯彻“精、准、新、活、实”的编写原则,以“必需、够用”为度,精选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学。本书突出了以下特点: 增加引入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步配套出版学习指南与训练手册(习题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采用结构式描述,易读、易懂、易学、易记。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专业西方经济学基础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学生及社会人士自学用书。
刘平,沈阳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福州大学阳光国际学院客座教授,高级战略规划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分析硕士,北京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曾任先达集团副总兼集团营销中心总经理和北京公司总经理、北京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副主任、北京创业投资协会副秘书长、长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CSO、新华人寿省公司副总经理、总公司高级战略规划师。作者在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报刊期刊发表文章30余万字,出版教材多本。
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受到理论界和教育界的普遍重视。目前,西方经济学教材虽多,但适合高职高专的经济学教材却还不多。 我们在建设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对微观经济学部分提出了以下理论体系框架(见图01)。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从高职高专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科学性、应用性与先进性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集中在“产品市场”部分相关内容,同时兼顾“生产要素市场”相关内容。 图01微观经济学体系框架 1. 微观经济学鸟瞰 一般来说,微观经济学可以归纳为“122”,即一个中心、两个主体和两个市场。 “一个中心”是指供需价格决定理论; “两个主体”是指消费者和厂商; “两个市场”是指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本书第一章“经济学导论”是经济学的入门篇,重点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西方经济学体系和研究方法。 微观经济学部分分为六章,第二章“供需理论”介绍需求、供给和供需均衡的相关理论(含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介绍消费者的需求行为,运用效用理论解释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 第四章“厂商行为理论”(含生产论和成本论)介绍企业的供给行为,即供给曲线背后的生产者行为; 第五章“产品市场理论”从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两个角度讲述产品市场行为; 第六章“要素价格理论”概要性介绍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第七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则是微观经济学向宏观经济学过渡的承上启下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分为五章,第八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单介绍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和体系...
引入案例: 生产粮食,还是生产大炮
第一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
二、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三、 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一、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二、 经济模型的运用
三、 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四、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概述
一、 西方经济学的含义
二、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三、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核心问题
四、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本章小结
本章内容结构
综合练习
第二章供需理论
引入案例: 开封胡萝卜为何丰产不丰收
第一节需求与供给
一、 需求与需求曲线
二、 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三、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四、 需求定理的特例
五、 供给、供给曲线与供给法则
六、 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七、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第二节供求均衡理论
一、 市场均衡
二、 供求定理与均衡的变动
第三节弹性理论
一、 弹性的一般含义
二、 需求的价格弹性
三、 需求的其他弹性
四、 供给的价格弹性
第四节价格政策的运用
一、 易腐商品的售卖
二、 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
本章小结
本章内容结构
综合练习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引入案例: 最好吃的东西
第一节效用论概述
一、 效用的概念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