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0元
印次:1-7
ISBN:9787302405849
出版日期:2015.11.01
印刷日期:2024.12.24
图书责编:孟毅新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根据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贯彻“精、新、实”的编写原则,以“必需、够用”为度,精选必需的内容,其余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学。本书增加了引入案例,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式多样的综合练习、学用结合的特点可有效提升学习效果;采用结构式描述,使本书易读、易懂、易学、易记。 本书可以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也可以作为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及经济学爱好者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入门书籍。
刘平,男,48岁,教授,《企业战略管理》省级精品课负责人,工商管理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电子信息工程(自动识别技术方向)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联合负责人;目前兼任中国保险与保障中心主任、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常务理事、省部共建辽宁省自动识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主持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等多项省部级课题;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国家一级出版社已出版10余部著作和教材,其中《创业攻略:成功创业之路》获辽宁省学术成果奖二等奖;《保险学概论》获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创业学:理论与实践(第二版)》、《保险学:原理与应用(第二版)》、《企业战略管理:规划理论、流程、方法与实践》入选辽宁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省级规划教材;《用友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手册(第四版)》、《拯救AIG:解读美国最大的金融拯救计划》等已成为畅销书。在《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现代经济探讨》《企业管理》《中外管理》《销售与市场》《光明日报》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余万字,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其中“以需求为 向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获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优秀成果三等奖,“民生中的若干问题——养老金缺口债务责任和偿还的研究”2011年荣获辽宁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2);“借力国际品牌、深化校企融合、立足学以致用、培养应用型卓越计算机工程人才”获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应电专业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2014年获辽宁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创业理论与实务、企业发展战略、行业发展战略。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受到了理论界和教育界的普遍重视。然而,目前宏观经济学的教材虽多,但适合高职高专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却凤毛麟角。我们在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时,受学时和学苗因素的影响,只能讲解其中的部分内容。 为此,我们从高职高专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科学性、应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纠正了以往教材过分追求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深奥和过分抽象的倾向,突出了实践性和应用性。 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是宏观经济学的入门篇,重点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宏观经济学的体系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要介绍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和体系;第三章国民收入决定与调节理论,主要介绍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第四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主要介绍失业理论与通货膨胀理论以及相互关系;第五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介绍经济周期及其成因以及简单的经济增长模型;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简要介绍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 本书根据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贯彻“精、新、实”的编写原则,以“必需、够用”为度,精选必需的内容,其余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学。本书的编写突出了以下主要特点。 (1) 增加引入案例,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章后配有丰富的综合练习,学用结合可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3) 采用结构式描述,易读、易懂、易学、易记。 本书各章的基本体例结构如下。 (1) 内容提要: 概括本章讲解的主要内容。 (2) 学习目标与本章重点: 说明学习重点及学习收获...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3
一、 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3
二、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4
三、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观点5
第二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7
一、 宏观经济模型7
二、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8
三、 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10
四、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11
第三节宏观经济学的由来与演变12
一、 宏观经济学的由来12
二、 宏观经济学的演变14
三、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15
本章小结18
本章内容结构19
综合练习19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22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体系23
一、 GDP和GNP23
二、 名义GDP与实际GDP25
三、 国民收入的经济意义27
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28
一、 生产法核算国民收入29
二、 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29
三、 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30
四、 重要统计指标汇总31
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与纠正32
阅读文章资本主义国家计算国民收入的理论和实践35〖1〗宏观经济学基础与实务
〖1〗
目录本章小结36
本章内容结构37
综合练习37
第三章国民收入决定与调节理论41
第一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42
一、 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42
二、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与均衡43
第二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般化46
一、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46
二、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48
第三节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51
一、 国民收入的变动51
二、 国民收入的调节53
本章小...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