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技术教程(第二版)——原理、应用与实验
浙江省重点建设教材。网络资源处为本书实验动画、安装包、源代码、PPT、习题答案、实验手册、镜像文件等,更新时间2016年4月25日

作者:金光、江先亮

丛书名:高等院校信息技术系列教材

定价:35元

印次:2-7

ISBN:9787302355366

出版日期:2014.05.01

印刷日期:2017.02.08

图书责编:杨帆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围绕当前各种主流的无线网络技术,系统介绍无线网络技术的原理、应用和相关实验。全书共12章,内容包括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广域网、卫星网络、无线自组织网、无线传感网、无线个域网、物联网、无线车载网和智能交通、无线体域网、无线室内定位、无线家居网、无线网络安全等。 本书内容新颖,覆盖全面,突出“理论+应用+实践”的特色,电子资源丰富。针对各种无线网络,本书先阐述原理,然后介绍应用实例,绝大部分实验仅需PC即可完成,便于读者学习。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通信、电子、自动化、物联网、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在职研究生和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教学用书或“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参考书。

金光,工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为宁波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研教研项目多个,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两部。江先亮,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目前从事无线网络与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

网络技术结合了计算机、通信和微电子等技术,是IT领域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对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从1969年ARPANET诞生迄今,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演进,逐渐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高速和无线。高速指在光纤等技术支撑下,网络带宽和流量日益扩大。而无线网络则突出泛在性、移动性和灵活性。 多年来国内高校IT各专业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中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一些高校还设立了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专业。许多经典优秀教材,如Tanenbaum等著《计算机网络》、Kurose等著《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谢希仁著《计算机网络》等,已被广泛认可,这些教材以全面讲解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无线网络一般只占极少部分。这也影响了大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即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只讲授少量无线网络知识,较少单独安排无线网络课程。 但随着技术发展,无线网络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笔记本电脑、手机、传感器等)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一旦突破了线缆束缚,无线网络本身的发展呈现了多元化特点,从最初的无线局域网扩展到无线城域网、无线广域网、无线体域网、无线个域网、无线自组织网络、无线传感网、物联网和无线车载网等。如果不经系统学习,学生们会对纷繁复杂的无线网络原理和技术特点等感到困惑。 所以,开设一门单独的“无线网络”课程,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已很有必要。近几年全国已有一些本专科院校陆续开设了本课程,但在全国高校中所占的比例仍较低。我们希望能在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使这门课程能在高校全面开设。而目前系统介绍无线网络技术的高校教材非常缺乏,希望本书能促进相关教学工作,能为IT专业课程改革提供...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章从计算机网络到无线网络1

1.1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1

1.1.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

1.1.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2

1.1.3计算机网络的定义5

1.1.4计算机网络的组成5

1.1.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6

1.2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10

1.2.1网络协议和层次结构10

1.2.2计算机网络协议体系模型11

1.2.3无线网络的协议层次特点13

1.3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简史13

1.4无线网络分类14

1.4.1从覆盖范围分类14

1.4.2从应用目的分类15

1.5计算机网络和无线网络应用16

1.5.1计算机网络的常见应用16

1.5.2无线网络的应用17

1.6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展18

1.6.1高速以太网18

1.6.2IPv6和下一代因特网19

1.6.3P2P技术19

1.6.4网络安全19

1.7相关标准化和权威组织20

1.7.1电信领域的标准化组织20

1.7.2网络和通信领域的权威组织20

1.8本书概要22习题23

参考文献24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第二版)——原理、应用与实验目录第2章无线通信和网络仿真技术基础25

2.1无线电频谱25

2.2无线传输介质和方式27

2.2.1无线传输介质27

2.2.2微波通信27

2.2.3红外线通信29

2.3损耗和衰落29

2.3.1传输过程中的损耗29

2.3.2移动环境中的衰落31

2.4调制32

2.4.1常用调制方式33

2.4.2典型数字调制技术34

2.5扩频35

2.5.1跳频扩频35

2.5.2直接序列扩频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