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学

作者:曾粤兴、樊安、周元

丛书名:全国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基础与应用

定价:3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64788

出版日期:2014.06.01

印刷日期:2014.06.16

图书责编:朱玉霞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教材全面且系统地阐述了立法是什么、立法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制度和技术。本教材试图广泛汲取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立法经验及立法学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最新成果和经验,在基本范畴的解说和基本理论的阐述上均充分尊重学界通说。长期广泛参与地方立法工作的数位实务部门人员负责撰写了本教材的立法制度和技术部分,他们从内部视角向读者阐述立法的具体问题,可谓本书的一大特色。

主编曾粤兴,法学博士,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地方立法研究院院长。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理事、云南省政府法律顾问、云南省政府特邀法制督察、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其他撰稿人,一部分是长年参与实际立法工作的人员,主要是云南省人大法制办的工作人员。一部分是昆明理工大学该学科的骨干教师,均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全国一流法学院校毕业并都已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分别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的研究,都有撰写国家级教材的经验。各著者重要的相关研究成果:1.曾粤兴 :《新刑法通论》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出版;专著(合著)《正义的诉求》,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参与撰写《刑法》21世纪高校法学基础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专著《刑法学方法的一般理论》,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刑法(分论)》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等。2.李婉琳:主持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疆民族地区法律援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专著《社会变迁中的法律》,中国人民公安大�出版社2011年版,等。3.周元:参与撰写教学参考书《法理学关键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周国兴:参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立宪观念史的演变逻辑——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等。5李丽辉:专著:《法律与民族性》,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副主编:《逻辑学基础教程》,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参编: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外国法律思想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6.杨明:《中国法制史》副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参编《中国法制史》,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参编《中国法制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本教材由主编曾粤兴教授提出大纲初稿并拟定参编人员组成编写组。编写组对原有大纲进行讨论和修订形成最终大纲。各章作者以大纲为指导撰写出初稿,提交主编审阅。主编在同各章作者充分商讨的基础上提出修改意见,由原作者对自己所负责部分进行修改,直至通过主编审稿。整个编写过程由曾粤兴教授统筹和协调,樊安博士协助曾粤兴教授做了大量沟通协调工作。本书统稿过程中的格式和文字处理工作主要由樊安博士和周元博士承担。

暂无课件

暂无样章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导论1

第一节立法学的产生与发展1

一、 立法学产生的条件1

二、 国外立法学产生与发展概况3

三、 我国立法学产生与发展概况4

第二节立法学的研究对象5

一、 立法学要研究立法现象的内在方面5

二、 立法学要研究立法现象的外在方面6

三、 立法学要对立法现象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6

第三节立法学的研究方法7

一、 立法学研究方法的一般特征7

二、 立法学的主要研究方法8

第一章立法的概念和职能10

第一节立法的概念、特点和分类10

一、 立法的概念10

二、 立法的特点11

三、 立法的分类12

第二节立法与法的形成13

第三节立法的职能及其局限性14

一、 立法职能的历史发展14

二、 立法的职能15

三、 立法的局限性17

第二章立法的历史发展18

第一节立法的产生18

一、 立法产生的过程18

二、 立法产生的原因19

第二节立法的历史类型21

一、 奴隶制立法21

二、 封建制立法24

三、 资本主义立法27

四、 社会主义立法30

第三章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3

第一节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概述33

一、 立法指导思想释义33

二、 立法基本原则释义34

三、 立法指导思想与立法基本原则的关系34

第二节我国的立法指导思想35

一、 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中国立法36

二、 以马克思主义立法观指导中国立法36

第三节我国的立法基本原则38

一、 合宪性原则39

二、 法治原则39

三、 民主原则40

四、 科学原则42

第四章立法与利益45

第一节法与利益的一般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