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5元
印次:5-2
ISBN:9787302351375
出版日期:2014.07.01
印刷日期:2015.07.06
图书责编:杨帆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一本面向应用型专业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全书共分6章: 第1章帮助读者快速、有趣并深刻地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结构;第2章介绍计算机的存储体系;第3章介绍计算机的输入输出及其控制技术;第4章介绍计算机的总线系统和主板的有关知识;第5章介绍计算机核心部件——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第6章从体系结构和元器件进步两个方面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本书概念清晰、深入浅出、取材新颖,从知识建构、启发思维和适合教学的角度组织学习内容,同时不过多依赖先修课程。经过4次修订,更加适合教学。可供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以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自学者使用。
张基温,教授,已经出版著作88本,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第5版前言 本书第5版是在第4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这次修订主要基于如下三个原则: 一是修改原来的错误;二是增添新的技术,淘汰过时的技术;三是更加突出面向系统和面向应用的特色。 在这次修订中,赵忠孝教授(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以及张展赫、郑艳松、方晓、史林娟、董兆军、张秋菊、张展为、陈觉、丁群、黄姝敏等参加了部分编写工作,同时参考了其他一些著作和网络作品。尽管本人尽力将它们对本书的贡献在参考文献中一一列出,但由于有些(特别是网站内容)出处不明或是佚名作者,因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在此,谨向为本书提供了帮助的各位同仁深表谢意,并向没有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的文献作者表示歉意。 本书的修订仍不会画上句号。本人诚恳地希望阅读过本书的专家、老师和学生能无保留地提出批评意见和看法,帮助本人把这本书修订得更好。 张基温2014年5月6日第4版前言 本书第4版是在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第4版修订的基本思想是,使读者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学习更快、更有兴趣、更容易地建立起整体概念,理解的概念更为深刻。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本次修订的重点是第1章: 通过介绍计算工具从外力到内力、从手动到自动、从裸机到虚拟机的发展过程,使读者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领悟过程;接着从数值编码、字符编码、图形图像编码到指令编码,介绍0和1编码的基本规律;然后水到渠成地介绍诺依曼原理,并通过模型机的工作过程使读者初步建立计算机工作的轮廓;在此基础上,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趋势和评价体系。 其他章节内容也做了部分调整。 在本书修订过程中,南通珠算博物馆提供了有关资料。同时,孙仲美、张秋菊进行了部分习题编写和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
1.1计算工具的进步轨迹1
1.1.1算盘和算筹的启示1
1.1.2从提花机到巴贝奇分析机——内程序计算机的发展轨迹4
1.1.3从帕斯卡加法器说起——内动力计算机的进步轨迹7
1.1.4模拟计算机与数字计算机11
1.20、1编码13
1.2.1二进制计算13
1.2.2声音的0、1编码23
1.2.3图形/图像的0、1编码24
1.2.4文字的0、1编码27
1.2.5指令的0、1编码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30
1.2.6数据传输中的差错检验32
1.3电子数字计算机工作原理35
1.3.1现代数字电子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确立35
1.3.2布尔代数与逻辑电路37
1.3.3计算机存储器基础43
1.3.4计算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46
1.3.5一个程序的执行过程48
1.3.6指令的时序49
1.3.7操作系统——计算机的自我管理51
1.3.8自动计算机工作原理的再讨论54
1.4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发展54
1.4.1现代计算机系统的模块结构54
1.4.2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54
1.4.3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56
1.4.4计算机系统的发展59
习题62
第2章存储系统67
2.1主存储器67
2.1.1ROM记忆元件67
2.1.2RAM记忆元件69
2.1.3存储体的扩展方式71
2.1.4RAM的读/写时序73
2.1.5RAM工作模式75
2.1.6内存条76
2.1.7RAM技术参数77
2.1.8并行存储器79
2.1.9未来记忆元件83
2.2辅助存储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