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学:以公共选择学派为主的经济和政治理论

作者:朱富强

丛书名:21世纪经济管理精品教材·经济学系列

定价:4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39776

出版日期:2016.08.01

印刷日期:2016.08.09

图书责编:杜星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具体理论,尤其着重阐述了公共选择的分析思维。主要包括: ①公共选择的基本机制,侧重介绍公共决策中的投票规则; ②政治学的经济理论,着重分析政治交易、决策及其结果; ③经济学的政治理论,着重考察政治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同时,本书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加入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读者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整体认识。 本书主要适合高等学校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同时也可以为政治学专业学生及其他政治经济学爱好者使用。

本书介绍的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政治经济学的复兴。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学勃兴于20世纪70年代末,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学界尤其是宏观经济学界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之所以如此,根本上是因为科学研究的理论和现实两大问题意识。在理论意识方面,就经济学本质上是研究人类行为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而任何社会经济行为都必然具有社会性,任何社会经济现象本质上都具公共性;因此,经济学的研究重心就在公共领域,而探究公共领域相关社会经济现象的学科就是政治经济学。在现实意识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重新从物质资源配置的私人领域拓展到涉及人与人互动关系的公共领域,以致曾一度被排斥出去的组织、制度、社会政治及伦理关系学等内容又重新纳入经济分析的范围中。

01从经济与政治的交互关系这一研究对象上讲,本书介绍的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政治经济学的复兴。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学勃兴于20世纪70年代末,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学界尤其是宏观经济学界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之所以如此,根本上是因为科学研究的理论和现实两大问题意识。在理论意识方面,就经济学本质上是研究人类行为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而任何社会经济行为都必然具有社会性,任何社会经济现象本质上都具公共性;因此,经济学的研究重心就在公共领域,而探究公共领域相关社会经济现象的学科就是政治经济学。在现实意识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重新从物质资源配置的私人领域拓展到涉及人与人互动关系的公共领域,以致曾一度被排斥出去的组织、制度、社会政治及伦理关系学等内容又重新纳入经济分析的范围中。 目前,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复兴大致有两个基本方向: ①以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来分析政治投票、集团行动、制度改革等问题,这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及奥地利学派等; ②基于社会科学各分支的契合来探究具体社会关系中的经济行为和社会经济现象,这包括激进政治经济学、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老制度学派、新熊彼特学派等。其中,由于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等一方面涉及制度等公共领域问题;另一方面又利用了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而更易为主流经济学所接受,从而成为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同时,为了区别古典政治经济学侧重研究价值论的传统,西方经济学界又将之称为新政治经济学。 一般地,新政治经济学具有双重特征: ①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思维和方法是新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它力图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假设...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篇导论

第1章如何理解新政治经济学3

1.1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和演化3

1.1.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组织3

1.1.2政治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5

1.1.3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及衰落8

1.1.4政治经济学的复兴和方向10

1.2新政治经济学的复兴基础14

1.2.1经济学的本质在公共领域15

1.2.2生产要素转变的内在诉求16

1.2.3中国经济症结在公共领域17

1.2.4学者知识优势在公共领域19

1.3新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特点20

1.3.1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含义21

1.3.2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22

1.3.3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23

1.3.4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趋势24

第2章公共选择的研究视角27

2.1公共选择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意义27

2.1.1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27

2.1.2民主社会中庸人当政现象30

2.1.3现实制度为何如此不理想32

2.1.4公共选择过程的现实障碍35

2.1.5界定公共选择的成员范围36

2.2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原因38

2.2.1有关公共部门的研究缺位39[2][4]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学——以公共选择学派为主的经济和政治理论[4][3][1]目录2.2.2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39

2.2.3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流派42

2.3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特点43

2.3.1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特色43

2.3.2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承继44

2.3.3公共选择理论的独特视角48

第2篇公共选择的基本机制

第3章从一致同意到最优多数规则53

3.1直接民主制下的投票规...

本书介绍的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政治经济学的复兴。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学勃兴于20世纪70年代末,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学界尤其是宏观经济学界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之所以如此,根本上是因为科学研究的理论和现实两大问题意识。在理论意识方面,就经济学本质上是研究人类行为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而任何社会经济行为都必然具有社会性,任何社会经济现象本质上都具公共性;因此,经济学的研究重心就在公共领域,而探究公共领域相关社会经济现象的学科就是政治经济学。在现实意识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重新从物质资源配置的私人领域拓展到涉及人与人互动关系的公共领域,以致曾一度被排斥出去的组织、制度、社会政治及伦理关系学等内容又重新纳入经济分析的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