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纱窗之下,漫卷诗书。杨万里就有“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之语,书案置于与芭蕉分绿的纱窗前,文人的雅兴化作诗句几行,也许正是这样的清凉氛围,让诗人更多了几丝童趣。幼时的竹摇篮、凉床、与自己嬉戏的小猫、院中的老墙……几多回味。

张梅,居江南小镇。爱文字,爱草木。安静生活,安静写文。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在《散文》《华夏散文》《安徽文学》《国学知周》《北京日报》《新民晚报》《中国教师报》《安徽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书评若干。�

我家的竹摇篮,早已不知去向。 那个竹摇篮,本来放在奶奶家昏暗的正屋里,说是正屋,也堆放着很多杂物,是普通人家的惜物吧。一年到头,只有腊月掸尘时才清理,将瓶瓶罐罐挪到侧屋里,摆入木橱,过了正月,用时又陆续取出来。可摇篮往哪儿放呢,抬放到大木床边,来串门抱着孩子的,孩子在臂弯里晃着晃着就睡着了,顺便放在摇篮里,能安睡好半日呢。 竹摇篮,我们一直叫它摇窝子,很温暖的名字,或叫箩窝子,估计与它用竹篾编的有关。竹摇篮分两部分,下半部是个木质的摇架,约半米来高,长约有一米,长椭圆形,敞着口,可以将摇篮部分放进去。这木质的凹形托架底部是括弧状的,脚踏上去,不怎么费劲就推动摇篮了。也可以用手推摇,两旁是手掌宽的木扶手,中间部分常被手摩挲得很光滑。 做摇架的木头很是牢实,用的是桃木,取其辟邪的意思。古人说:居不可无桃,后来苏东坡说,不可居无竹,有意思的是,竹摇篮无意中将这两种材料合二为一。我们的祖先将美好的祈求寄予草木,这些草木也的确担当得起,至少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实用的价值。 为了庇护孩子,更有意思的是,在小镇,家中的竹摇篮里睡着婴儿,在一旁放上一把扫把,尊之为“扫把神”,起避邪作用,这样邪气就不能靠近摇篮里的婴孩了。 我们初到人世的时光,大都在摇篮里度过。摇篮底部垫着稻草,铺上小棉褥,将孩子垫好尿片放进去,盖上被子,沿着摇篮的边沿掖紧,母亲坐在木椅上,脚踩着一边的踏板,摇篮便轻轻晃起来,起初孩子的眼睛还骨碌碌地东瞧瞧西看看,不一会儿,在这晃动中,在母亲随口哼出的曲子里迷糊起来,渐渐睡着了。母亲一边摇摇篮,一边还能织毛衣,或者纳鞋底。 江南的梅雨天,连雨之后春去,一晴已是夏深,家...

暂无课件

暂无样章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辑一 惜旧事

2   竹摇篮

4   凉床

7   田间蛙声

9   树上蝉声

11   草间蟋蟀

13   住在心间的井

15   老墙

17   小巷的格律美

19   故乡瓦

22   石板路

25   冬日河埠

27   蓑衣

29   缸

31   油布伞

33   水田飞白鹭

35   如花的毽子

37   稻草垛

40   土最亲

43   岁月长  草药香

45   冰棍

47   瓜子

50   甘蔗

52   西瓜忆

54   八月断壶

56   甜

58   茶壶

61   棉布恋

辑二 草木笺

66   水仙

68   销魂梅花

70   兰之猗猗

72   连翘

74   握一束菖蒲回家

76   女贞

79   青艾

81   晚饭花

83   蒲草韧如丝 

85   广玉兰

87   香樟

89   花中禅客

91   芭蕉听雨

93   池中荷 纸上荷

96   流水声中过一生

98   薄醉

100   明年想种牵牛

102   芙蓉

104   合欢

106   苇花

108   质朴的棉

110   独活

112   忍冬

114   黄连

117   冬天的树

辑三 食事迹

120   枸杞头

122   大白菜

124   地衣

126   新笋试春盘

128   春韭 

130   食青团

132   桂竹笋

134   南瓜记

137   参差蕹菜

140   苋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