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9.8元
印次:1-4
ISBN:9787302404071
出版日期:2015.08.01
印刷日期:2017.01.11
图书责编:王定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为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编写的教材,共上、下两册(每册都配有学习手册)。上册全书共有5章和3个知识链接部分。第1章介绍了集合的概念、基本运算及充要条件的判断,第2章介绍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基本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应用,第3章介绍了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基本性质、基本初等函数及反函数,第4章介绍了指数与对数的概念与运算及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第5章介绍了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及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此外,根据现阶段中职生的数学基础实际情况,增加了3个部分新旧知识链接。知识链接A简单介绍了数的有关概念与基本运算,知识链接B简单介绍了代数式的有关概念与基本运算,知识链接C简单介绍了方程与方程组的概念与常规解法。 本书内容结构设置合理,既遵循“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又符合中职生的学习规律与教学规律,并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全书概念清晰严谨,定理与性质简洁明了,知识科学实用,文字简洁流畅;全书精选的例题与习题,易于学生巩固知识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本书既渗透了教法指点,又融入了学法指导,是一册能满足专业学习需要和升学考试要求的实用教材。
本套教材主要体现了以下编写特色: 一是体现了基础性。在确保科学性的基础上,大幅度调整了教材难度,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是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与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对知识应用的例题及跟踪练习的难度进行阶梯性设置,对于标示“*”的例题及跟踪练习是满足学有余力或有升学要求的学生,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是突出了教与学实践过程的有机结合。根据中职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及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本套教材通过旧知识链接、小组互动、动动脑及说明、评注贯穿每小节的内容,并重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不仅引导教师合理地组织安排教学,而且帮助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 四是突出了针对性。人性化结构模式,不仅可节省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时间,以便对中等职业教育数学学习困难生加强辅导力度,而且极大地方便了中职生课前预习、课后巩固复习和及时检查反馈。 五是突出了职业性。选择了与专业学习、日常生活、生产岗位及经济领域相关的素材,引入新知识学习,并体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是突出了实用性。与每册教材配套的是学习手册,本套教材的学习手册不仅兼顾了普通配套练习的所有功能,而且每章节配有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每学一节内容要及时梳理知识与总结解题方法,另增设课堂练习的配置,让学生能学会恰当的学习方式,并牢固掌握新知识及知识应用的方法。 本书编写的依据为:不仅反复研读了“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而且调研并分析近三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教学主体与客体喜爱哪种类型的教材,使本书不仅方便老师教学,也方便学生的自学。以谋求教材结构的最优化,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老师的教学负担,又实现了课堂学科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免费课后习题及习题答案,教材服务QQ:1815317009 下载地址:上方资源下载→网络资源
前 言 本套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的精神,以及多年来广东省中职学校的学科教学实践经验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的。本套教材坚持“教学大纲”及《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学学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对“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要求,兼顾了专业教学与升学教学的需求,相应完成了《数学》(上、下册)。每册教材配备了学习手册、电子教案及部分动画教学素材。教材内容的选择严格根据“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要求”“认知的要求”及“技能与能力的要求”。 本套教材主要体现了以下编写特色: 一是体现了基础性。在确保科学性的基础上,大幅度调整了教材难度,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是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与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对知识应用的例题及跟踪练习的难度进行阶梯性设置,对于标示“*”的例题及跟踪练习是满足学有余力或有升学要求的学生,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是突出了教与学实践过程的有机结合。根据中职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及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本套教材通过旧知识链接、小组互动、动动脑及说明、评注贯穿每小节的内容,并重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不仅引导教师合理地组织安排教学,而且帮助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 四是突出了针对性。人性化结构模式,不仅可节省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时间,以便对中等职业教育数学学习困难生加强辅导力度,而且极大地方便了中职生...
第1章 集合及其运算 1
1.1 集合及集合之间的关系 1
1.1.1 集合 1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3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 6
1.1.4 习题 9
1.2 集合的运算 9
1.2.1 交集 9
1.2.2 并集 11
1.2.3 补集 13
1.2.4 习题 16
1.3 充要条件 17
1.3.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7
1.3.2 充要条件 18
1.3.3 习题 19
1.4 复习参考题 20
1.4.1 选择题 20
1.4.2 填空题 21
1.4.3 解答题 21
第2章 不等式 23
2.1 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 23
2.1.1 不等式与实数的大小 23
2.1.2 不等式的性质 25
2.1.3 不等式的证明 28
2.1.4 习题 31
2.2 不等式的解法 32
2.2.1 不等式的解集与区间 32
2.2.2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
不等式组 34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 37
2.2.4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40
2.2.5 习题 42
2.3 不等式的应用 43
2.3.1 建立不等式模型及其
应用的分类 43
2.3.2 习题 45
2.4 复习参考题 46
2.4.1 选择题 46
2.4.2 填空题 47
2.4.3 解答题 47
第3章 函数 49
3.1 函数的概念 49
3.1.1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49
3.1.2 分段...
本套教材主要体现了以下编写特色:
一是体现了基础性。在确保科学性的基础上,大幅度调整了教材难度,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是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与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对知识应用的例题及跟踪练习的难度进行阶梯性设置,对于标示“*”的例题及跟踪练习是满足学有余力或有升学要求的学生,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是突出了教与学实践过程的有机结合。根据中职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及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本套教材通过旧知识链接、小组互动、动动脑及说明、评注贯穿每小节的内容,并重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不仅引导教师合理地组织安排教学,而且帮助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
四是突出了针对性。人性化结构模式,不仅可节省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时间,以便对中等职业教育数学学习困难生加强辅导力度,而且极大地方便了中职生课前预习、课后巩固复习和及时检查反馈。
五是突出了职业性。选择了与专业学习、日常生活、生产岗位及经济领域相关的素材,引入新知识学习,并体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是突出了实用性。与每册教材配套的是学习手册,本套教材的学习手册不仅兼顾了普通配套练习的所有功能,而且每章节配有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每学一节内容要及时梳理知识与总结解题方法,另增设课堂练习的配置,让学生能学会恰当的学习方式,并牢固掌握新知识及知识应用的方法。
本书编写的依据为:不仅反复研读了“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而且调研并分析近三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教学主体与客体喜爱哪种类型的教材,使本书不仅方便老师教学,也方便学生的自学。以谋求教材结构的最优化,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老师的教学负担,又实现了课堂学科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免费提供课后习题及习题答案,教材服务QQ:1815317009
下载地址:上方资源下载→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