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9元
印次:1-3
ISBN:9787302516705
出版日期:2019.03.01
印刷日期:2020.12.08
图书责编:张伟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是怎样把一个耶鲁法学院的高才生,培养成了一名商场上的“射击手”。这些“射击手”坐着飞机头等舱,出入豪华酒店,与世界各国的大公司交易着由世界顶级数学家、物理学家设计出来的金融产品。在华尔街,对于大多数金融产品而言,买卖双方的盈亏之和等于零,也就是说一方的利润就是另一方的损失。本书作者所在的部门平均每人每年为公司赚1500万美元。书中提到的许多美国著名公司都是这些利润背后的牺牲品。
弗兰克·帕特诺伊(Frank Partnoy),耶鲁大学法学学士。曾从事过投资银行衍生产品经纪、公司和证券律师等多种职业,1997年后任圣迭戈大学法学院教授,是证券市场监管和金融衍生产品方面的专家,曾在安然公司破产后作为专家证人在美国参议院立法委员会作证。
1993—1995年,我在华尔街销售金融衍生产品。在此期间, 我和另外七十来人在摩根士丹利的衍生产品部工作,在纽约、伦敦 和东京一共赚了大约10亿美元——平均到每人大概是1 500万美 元。可以说我们是世界上最能赚钱的一群人了。 我的部门是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造钱机器。摩根士丹利是顶级 投资银行中历史最悠久、声誉最显赫的一家,而衍生产品部则是推 动它前进的发动机。我们赚的10亿美元支付给公司全球一万多雇 员的薪金绰绰有余,而且还给我们自己留下了不少。部门的中级经 理一年挣到了几百万美元,哪怕是最低级的雇员也有6位数的收入。 而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人那时都不过二十几岁。 我们是怎样赚到这么多钱的呢?部分归因于我们的精明。我曾 和衍生产品这一行中最优秀的人共事过,我们掌握了现代金融种种 复杂的精妙之处,难怪我们被称作“火箭科学家”。 摩根士丹利并非历来如此。早在20世纪20年代,这家显赫 的投资银行就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办公室的鲜花、精美的家具、优 雅的合伙人餐厅和保守的业务作风都为人所称道。公司的信条是 “第一流的业务,第一流的文化”。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银行业的全盛时期,公司面临来自 其他银行的激烈竞争,结果从第一名的位置滑了下来。作为反击, 摩根士丹利的合伙人把焦点从名转到了利,从此改变了这家公司。 华尔街圈钱游戏——金融衍生品的发明与兴衰 012 到1994年我加入公司的时候,摩根士丹利已经放弃了它的绅士风 度,取而代之的是为赚钱而不择手段地销售金融产品。这一转变 为摩根士丹利赚足了钱。...
同系列产品
查看详情-
消费金融:模式变迁与风险管理
陈红梅
ISBN:9787302539551
定 价:69元
-
股权众筹投资指南:关于风险、收益、法规、筹资网站、尽职调查和交易条款
(美)戴维?弗里德曼(David M. Freedman)、 马修?纳丁(Matthew R. Nutting) 著 清控三联创业投资(北京)有限公司 译
ISBN:9787302496762
定 价:69.8元
-
互联网信贷风险与大数据:如何开始互联网金融的实践(第2版)
陈红梅
ISBN:9787302515371
定 价:59元
-
互联网银行密码:ING直营银行是如何成功的
[美]阿尔卡季·库尔曼(Arkadi Kuhlmann) 、布鲁斯·菲尔普(Bruce Philp) 著 乐国斌、杨萍 译
ISBN:9787302427872
定 价:6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