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421603
出版日期:2015.12.01
印刷日期:2016.05.26
图书责编:杨帆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系统、深入地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应用开发等内容,在系统地讲解移动互联网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的同时,还介绍了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层次清晰,内容丰富,在讲解知识的同时,配合适当的图形图表,使内容更易被读者理解。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与信息专业以及其他相近专业本科生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移动互联网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王新兵博士,男,生于197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3),ACM中国理事会副主席(2013-),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助理。主要研究移动多播网络、动态网络拓扑、认知无线电、社交网络。近五年,在IEEE Transactions上发表长文40余篇,无线网络的A类会议ACM MobiCom 3篇,IEEE INFOCOM 22篇,Google学术搜索申请者论文被引用20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美国专利1项),其中授权15项(转让3项)。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2012,排名第一),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12),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杰出青年研究奖(2009),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杰出论文奖(2014),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11),霍英东基金优秀教师(2010)。 1教育背景:1994年-1998年: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本科/学士,上海市优秀毕业生;1998年-2001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硕士;2001年-2006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计算机工程,研究生/博士。 2、业务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外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工信部重大专项、973子课题负责。 3、实际工作经历:2006年-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2008年-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特聘教授,电子工程系副系主任;2014年-至今: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院长助理。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使得用户可以借助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移动网络访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移动宽带化、宽带移动化”发展趋势密不可分。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产业。社会的需求、现代化的导向是大学培养人才的导向。因此,移动互联网知识的教学,对计算机、电子等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国内外介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书籍也层出不穷,但这些书大多数是属于跟踪行业发展,重点介绍移动互联网应用,对技术层面的全面解读较少,因此知识深度不适合作为大学教材。 作者根据移动互联网方向人才的培养需求,根据在无线通信与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多年教学经验,并结合近年来在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经验,整理出一套以技术和应用并重的移动互联网基础教材。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基础理论,下篇介绍移动互联网相关实验。第1~11章介绍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包括通信技术、网络架构、移动性管理、网络安全、无线通信标准等内容;第12~18章介绍新兴网络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软件定义网络技术、智能专用网络等内容;第19~27章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技术,包括虚拟化技术、工业设计、应用开发等内容。第28~37章设计了10个实验,涵盖了网络仿真、移动组网、应用开发等领域。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与信息专业以及其他相近专业本科生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移动互联网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本书涉及多个专业方向,作者在准备和写作的过程中认真阅读了大量书籍和参考文献,请...
第1章无线通信网络概述3
1.1无线通信网络的历史与发展4
1.2无线通信网络的主要特点5
1.3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础技术5
1.4无线通信网络的新兴技术7
1.5移动互联网渗透7
参考文献7
第2章无线电的传播8
2.1有线介质与无线介质8
2.2无线电的传播机制11
2.3天线与天线增益12
2.4路径损耗模型15
2.5多径效应与多普勒效应20
参考文献22
第3章蜂窝系统原理23
3.1蜂窝系统23
3.2移动性管理24
3.2.1切换管理25
3.2.2位置管理25
3.3区群和频率复用25
3.3.1通过频率复用扩大系统容量26
3.3.2频率复用下的小区规划26◆移动互联网导论目录3.3.3六边形小区的几何结构28
3.3.4频率复用比29
3.4同信道与相邻信道干扰30
3.4.1同信道干扰31
3.4.2邻信道干扰32
3.5扩大系统容量的其他方法33
3.5.1小区分裂33
3.5.2定向天线(天线扇区化)34
3.6信道分配策略35
参考文献36
第4章3G、4G和5G37
4.13G概述37
4.1.1技术起源37
4.1.2标准参数38
4.1.3应用领域41
4.24G43
4.2.1技术层面43
4.2.2概念43
4.2.3系统网络结构44
4.2.4关键技术45
4.2.5优势和缺陷45
4.2.64G国际标准48
4.2.7性能51
4.35G52
参考文献52
第5章未来移动通信新技术54
5.1移动云计算54
5.1.1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