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新兵
定价:99元
印次:2-3
ISBN:9787302468233
出版日期:2017.05.01
印刷日期:2018.08.16
图书责编:杨帆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全面、深入地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基础理论、新兴技术、应用开发等内容,在系统地讲解移动互联网发展历史与应用现状的同时,还介绍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加入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移动互联网实验。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与信息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移动互联网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王新兵,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2016-),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深入研究无线网络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针对随机无线网络,提出“移动多播”,解决了最优多播容量的问题,并研究了网络的连接性、覆盖性和认知性等一系列问题,揭示了大规模无线网络的时间、空间和频率关系。研究无线网络中频率、时间和空间的规律,从博弈,代数和几何学的角度揭示了其数学特征,为最优的网络资源分配提供了上紧界与下紧界。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工信部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基金,教育部霍英东基金,博士点、回国留学人员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等20余项。国外出版英文学术专著2部,在IEEE/ACM杂志和会议等发表论100余篇。代表性学术文章有IEEE IPCCC“最佳论文奖”,网络研究的A类国际会议ACM MobiCOM 2012、2009,IEEE INFOCOM 2014等20余篇, IEEE汇刊长文(regular paper)50余篇,其中无线网络的A类国际期刊如IEEE/ACM Trans on Network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等2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统计超过4000次,H-index 32,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2014、2015、2016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同时担任多个领域内知名国际期刊的编委,包括中国计算机学会(CCF)A类期刊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申请国家专利30余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授权15项。研究获得多位美国,加拿大,印度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的引用与评价,20余位IEEE、ACM,AAA Fellow的引用与评价。因此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12),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杰出论文奖(2014),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杰出青年研究者奖(2009),以及ACM 中国理事会副主席(2013-)等。
前言Foreword 自从2015年12月发行第一版以来,本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成功推广至全国100余所高校,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作者也收到了来自多位专家、老师的反馈意见,其中大多是支持与认可,同时也包括一些宝贵的指正与建议。 作者从事移动互联网相关课程的授课已有10年,在这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在《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等教学类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内容涉及移动互联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理论教学方法研究和创新授课模式等多个方面。 此次再版,作者在结合各位专家老师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原书内容进行了更新。删去了部分陈旧内容并增加了一些关于新兴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的介绍。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基础理论,下篇介绍移动互联网的相关实验。 第1~8章介绍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包括无线通信网络的理论基础,蜂窝系统的发展,无线局域网标准与安全以及Ad hoc网络。相较于第一版,对当前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更新,尤其是4G和5G的技术革新。 第9~14章介绍移动互联网中的新兴技术。包括传感器网络、物联网、软件定义网络、智能机器人网络、移动智能小车网络和四旋翼飞行器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通过这些新兴技术,读者可以对移动互联网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更好地把握网络技术对于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第15~22章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开发。包括安卓和iOS操作系统开发、图形码、网络经济学、移动互联网算法、工业化、游戏和其未来发展趋势。相较于第一版,该部...
上篇基 础 理 论
第1章无线通信网络概述31.1无线通信网络的历史与发展4
1.2无线通信网络的主要特点5
1.3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础技术5
1.4无线通信网络的新兴技术7
1.5移动互联网渗透7
参考文献7
第2章无线电的传播8
2.1有线介质与无线介质8
2.2无线电的传播机制11
2.3天线与天线增益12
2.4路径损耗模型15
2.5多径效应与多普勒效应20
习题22
参考文献22
第3章蜂窝系统原理23
3.1蜂窝系统23
3.2移动性管理24
3.2.1切换管理25
3.2.2位置管理25
3.3区群和频率复用25
3.3.1通过频率复用扩大系统容量26
3.3.2频率复用下的小区规划26
3.3.3六边形小区的几何结构28
3.3.4频率复用比29
3.4同信道与相邻信道干扰30
3.4.1同信道干扰31
3.4.2邻信道干扰32
3.5扩大系统容量的其他方法33
3.5.1小区分裂33
3.5.2定向天线(天线扇区化)34
3.6信道分配策略35
习题36
参考文献36
第4章3G、4G和5G37
4.13G概述37
4.1.1技术起源37
4.1.2标准参数38
4.1.3应用领域41
4.24G43
4.2.1技术层面43
4.2.2概念43
4.2.3系统网络结构44
4.2.4关键技术45
4.2.54G国际标准45
4.2.6性能48
4.35G49
习题49
参考文献49
第5章移动IP51
5.1概述51
5.1.1移动IP... 查看详情
本书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移动互联网中的各项新兴网络技术,介绍了物联网,传感器网络,软件定义网络,智能小车、四旋翼网络等新兴概念。
本书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开发能力,以理论知识与开发实例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两大主流开发平台——安卓和iOS。
本书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加入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移动互联网实验。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