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作者:肖殿荒

丛书名: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经济学系列

定价:3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34245

出版日期:2016.06.01

印刷日期:2016.06.20

图书责编:陆浥晨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将“宏观经济学”内容概括为八章: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方法;经济增长理论;有效需求原理;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经济入门;宏观经济学总结。 本书编著时特别强调和重视四大特色。 第一,宏观经济学基本方法总结。本书将(微观/宏观)经济学基本方法/通用范式概括为传统的供求均衡分析模型和现代经济人模型即博弈论模型。前者的直观大意为综合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宏观层面的资源配置问题,其数学形式是方程(组),后者的基本套路是结合目标(或偏好)和约束条件两个方面分析经济主体行为及其宏观资源配置结果,其数学形式为约束优化问题。 第二,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的五个“版本”。本书将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归纳为文字版本和四个数学版本: 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ASAD模型和开放经济版本。而且,还针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各个层面进行了全面比较,特别是在各个版本的模型层面,都对照写出了具体的凯恩斯模型与古典经济学模型。 第三,在尽量全面介绍现代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时力求简明、准确和规范,尤其避免模糊和误读。 第四,应用性内容及案例分析尽量加强理论与应用针对性,决不追求篇幅和形式花哨。 本书适合作为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等其他读者参考。

01本书是编著者多年在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本科与研究生教学及其教案和课件基础上编著的。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它研究经济主体行为、相互作用在宏观层面的资源配置结果及其适用的宏观经济政策。 本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方法。本书将形形色色的宏观经济学定义表述重新归纳总结为:宏观经济学研究人们主要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选择行为及其相互作用与宏观后果。其中最核心的关键词是经济主体选择行为、资源配置和宏观后果。第一章还将(宏观)经济学基本方法/通用范式概括为传统的供求均衡分析模型和现代经济人模型/博弈论模型。前者的直观大意为综合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宏观层面的资源配置问题,其数学形式是方程(组),后者的基本套路是结合目标(或偏好)和约束条件分析经济主体行为及其宏观资源配置结果,其数学形式为约束最优化。第二章经济增长理论,重点介绍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基准模型即索洛模型,并且简要叙述和分析了在此模型基础上的进一步延拓方向。第三章有效需求原理,给出了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的四个“版本”:文字版本、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和ASAD模型,其中后三个为数学模型版本。第四章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另外两个重要变量:失业、通货膨胀以及与之相关的货币问题,并且总结了产出、失业与通货膨胀三者的相互关系。第五章经济周期理论,从各个层面对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即经济周期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介绍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用原理。第七章开放经济入门,主要介绍了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的第五个“版本”(...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框架2

一、 经济学故事与问题2

二、 经济学定义3

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

四、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体系4

第二节宏观经济变量5

一、 概述5

二、 国民收入核算6

三、 失业11

四、 通货膨胀11

第三节宏观经济学的假设前提与基本方法13

一、 宏观经济学的假设前提13

二、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14

第四节本书内容预览19

本章小结20

实训课堂20

复习思考题21

第二章经济增长理论22

第一节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24

一、 经济增长24

二、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24

三、 经济增长核算24

第二节索洛模型28

一、 概述28

二、 假设条件28

三、 分析推导与基本结果29

四、 重要结论与推论33

五、 储蓄率外生变化的影响35[1]〖2〗[3]宏观经济学目录[3]六、 总结37

第三节经济增长理论拓展38

一、 拉姆赛模型和戴蒙德模型38

二、 研发模型和人力资本模型39

三、 AK模型41

四、 简要总结42

本章小结42

实训课堂42

复习思考题44

第三章有效需求原理46

第一节消费与投资47

一、 有关消费行为的经验规律47

二、 消费函数47

三、 对消费行为的进一步分析48

四、 投资50

第二节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52

一、 古典经济学有关短期产出及就业决定原理52

二、 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53

第三节收入—支出模型55

一、 两部门模型55

二、 投资乘数原理57

三、 三部门模型60

四、 四部门模型62

五... 查看详情

本书强调和重视四点特色。第一,宏观经济学基本方法总结。本书将(微观/宏观)经济学基本方法/通用范式概括为传统的供求均衡分析模型和现代经济人模型即博弈论模型。前者的直观大意为综合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宏观层面的资源配置问题,其数学形式是方程(组),后者的基本套路是结合目标(或偏好)和约束条件两个方面分析经济主体行为及其宏观资源配置结果,其数学形式为约束优化问题。
第二,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的五个“版本”。本书将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归纳为文字版本和四个数学版本: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AS-AD模型和开放经济版本。而且,还针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各个层面进行了全面比较,特别是在各个版本的模型层面,都对照写出了具体的凯恩斯模型与古典经济学模型。
第三,在尽量全面介绍现代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时力求简明、准确和规范,尤其避免模糊和误读。第四,应用性内容及案例分析尽量加强理论与应用针对性,决不追求篇幅和形式花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