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44237
出版日期:2016.08.01
印刷日期:2016.08.05
图书责编:文怡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信号与系统”的学习辅导教材,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信号与系统”的复习参考用书。本书与现行的“信号与系统”教材的内容体系大体相当,但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增强,以满足对这门课程的深入学习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需要。 全书共10章,包括信号与系统的一般概念,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s域分析,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z域分析、频域分析,以及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最后附了一些重点院校的研究生入学考题及参考答案。 每章内容大体包括引言、知识脉络、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析、习题分析及解答、问题思考等。全书突出信号与系统概念的理解、分析方法的掌握以及解题诀窍,通过大量的精编例题、习题以及问题思考来解析概念、建立分析方法、强化分析思路。
作者简介: 许淑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师。长期从事信号与系统的教学研究工作,对信号与系统有着较深的理解。曾独立开发信号与系统的网络教学平台,制作信号与系统的多媒体课件,出版了“信号与系统”的教材(唯一作者,一种全新的叙述模式),合作翻译过网络安全方面的书籍。参加过学校首届教学、实验基本功比赛,分获一等奖、二等奖及最佳教案奖,发表过有关信号处理方面的论文,参加过国家重大专项和自然基金项目。
前言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电气类及计算机类等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后续很多专业课的基础,也是相关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 作为一门理论课程,“信号与系统”用数学的方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在分析过程中涉及了大量的公式。因此,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将“信号与系统”作为数学来学。其实,对于“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来说,数学基础固然重要(实际上也非常重要),但是,深入理解其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是学好这门课程的第一要素。除此之外,“概念”和“分析方法”是这门课程的灵魂,深入理解概念、掌握基本分析方法是学好这门课程的第二要素。在此基础上,应用数学知识,根据概念,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作为“信号与系统”的辅助教材,与现行“信号与系统”教材的内容大体相当。全书共10章,遵循先时域连续后时域离散的顺序。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有着明确的物理概念,因此易于理解和接受,这部分的重点在于理解概念并建立分析方法; 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与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有着并行的相似性,在建立了基本的分析理论后重在后续的数字化处理。 每章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 (1) 开篇的“引言”对本章的知识内容作一个导引,结合后面的结语将信号与系统的知识框架串接起来。 (2) “知识脉络”和“公式”作为课程内容的归纳与总结。其中,“知识脉络”是每章内容的知识点,MAP图将知识点绘成图形,以此帮助理清每章的知识脉络; 另外,“公式”全部列成表格,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 (3) 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重要的知识点、难以理解的问题以及分析方法...
第1章信号与系统的一般概念
1.1问题思考
1.2知识脉络
1.3公式
1.4问题解析
1.5习题分析及解答
1.6本章重点
第2章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2.1引言
2.2知识脉络
2.3公式
2.4问题解析
2.5习题分析及解答
2.5.1信号的描述及运算规则
2.5.2单位冲激信号
2.5.3信号的奇偶分量
2.5.4系统的特性
2.5.5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2.5.6卷积
2.5.7系统的响应
2.6思考题
第3章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
3.1引言
3.2知识脉络
3.3公式
3.4问题解析
3.5习题分析及解答
3.5.1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3.5.2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5.3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5.4杂题
第4章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
4.1本章重点
4.2知识脉络
4.3公式
4.4问题解析
4.5习题分析及解答
4.5.1系统的频率响应的求解
4.5.2系统的失真分析
4.5.3在频域求解系统的响应——滤波
4.5.4希尔伯特变换和系统的调制
第5章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5.1引言
5.2知识脉络
5.3公式
5.4问题解析
5.5习题分析及解答
5.5.1拉普拉斯变换
5.5.2初值定理和终值定理
5.5...
本书强化概念理解,梳理知识脉络,帮助读者建立分析方法,简化分析思路。书中的“知识MAP”、“问题解析”、“深层分析”“解题诀窍”等让读者对信号与系统有一个更深入、更简洁的认识。
{ “引言”对本章内容进行导引,“结语”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
{ “知识脉络”和“公式”作为课程内容的归纳与总结。其中,“知识脉络”是本章内容的知识点,通过MAP图将知识点绘成图形。将公式全部列成表格,便于学习和查阅使用。
{ “问题解析”是对一些抽象的理论、重要的知识点、难以理解的问题以及分析方法进行深层次的、详细透彻的分析,尽量从物理概念的角度进行剖析,通过精编例题解析问题,并加深和扩宽知识点。
{ 编写了“大量习题”,根据知识点进行分类,并进行分析和解答,通过“题前分析”帮助读者找到解题的出发点,而“题后解析”对相关问题进一步分析、总结、说明。
{ 对于一些难以演算的问题或者有着某种规律的问题,给出了解题“诀窍”,形成对一些问题的“傻瓜解法”,既简单又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 最后附了一些重点院校的研究生入学考题,并给出了解题过程和答案,用于参考和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