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
资源下载\网络资源处含有本书的电子课件。客服电话:010-62792097-201

作者:吴刚 主编 李茂荣 赵军 副主编

丛书名:高等院校应用型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

定价:36元

印次:1-3

ISBN:9787302443001

出版日期:2016.09.01

印刷日期:2020.06.30

图书责编:孙晓红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共12章,可以分为4个部分,以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体系设计与流程管理以及技术方法为主线,为读者呈现绩效管理的全貌。全书结构清晰完整,内容丰富翔实,语言简练通俗,案例鲜活生动。第一部分(第1~第2章)主要包含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在总体论述绩效管理的本质与内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3~第8章)涉及绩效管理的管理体系与基本流程,详细阐述了绩效管理的体系结构、绩效管理的计划、实施、考核、反馈以及结果应用等五个环节及具体问题,并融合大量的实践案例;第三部分(第9~第11章)涉及绩效管理的常用技术与方法,主要从实际操作角度介绍绩效考核的技术支撑,其中包括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考核、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的绩效考核、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等。第四部分(第12章)对绩效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本书既适合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师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还可以供企业实务工作者参考。

当前国内绩效管理方面的书籍种类繁多,却不能很好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不是内容陈旧,跟不上实践发展的需要,就是观念落后,不能全面反映现代绩效管理发展的趋势。鉴于此,我们开始考虑编写一本绩效管理方面的书籍,这本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绩效管理而言,当前绩效管理文献的基本特征是从管理者的视角出发、以"应当怎样"的知识形式出现,而对绩效管理观念、原则所依赖的理论和实证基础关注则非常少见。为了更好地理解绩效管理观念、原则背后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绩效管理研究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更多地关注理论。本书专门设立一章系统阐述了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2) 体系结构清晰,便于学习与理解。本书从绩效管理理论、绩效管理流程以及绩效管理常用技术与方法三个部分入手,详细阐述了绩效管理的全貌。(3) 内容新颖、语言平实、操作性强。本书努力从内容到形式上有所突破或创新。在内容取舍上,坚持实用性、针对性原则,并注重知识更新,尽可能将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实践以及我国企业、政府的管理经验引入。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固定格式,强调实用性与操作性。

序 言   众所周知,企业管理内容广泛,涉及人、财、物、信息等众多领域,其中对人的管理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因此,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而绩效管理又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核心的部分。由此可知,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究竟什么是绩效管理?它能做什么?能帮助企业什么?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包括一些高级管理者在内,基本上还是将绩效管理定位在绩效考核方面,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一提到绩效管理就马上联想到人力资源管理,一想到人力资源管理就想到一般的日常人事管理,认为没什么帮助,不能为企业创造什么有形价值。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模块,把它联想为一般的日常人事管理也没什么不对。问题是如果将绩效管理等同于一般的日常人事管理,认为绩效管理只是人事部门的事,对企业的业绩没什么直接帮助,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知。   事实上,对企业来说,绩效管理是增强战略执行力的一套方法。它将个人业绩、个人发展与公司目标有机结合,通过持续改善个人业绩和团队业绩来提高公司业绩,并确保公司战略的执行和业务目标的实现。对各级管理者来说,绩效管理能帮助其提高管理水平,减轻管理压力,通过建立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的目标体系,使每名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重点、工作目标与方向,让员工以最有效的方式、尽最大努力来做"正确的事",确保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工作产出与组织的目标一致。对员工来说,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辅导、绩效反馈帮助员工改善个人业绩,并通过实施员工改善计划提升个人能力,从而帮助员工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简而言之,所谓绩效,即是企业中员工的综合表现,它涉及员工工作态度、工作能力...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一章  绩效管理概述 1

第一节  绩效、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 3

一、绩效 3

二、绩效考核 6

三、绩效管理 6

四、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

地位 9

第二节  绩效管理的现状 11

一、绩效管理思想的演变 11

二、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

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12

本章小结 14

思考题 14

案例分析 15

第二章  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17

第一节   绩效管理的一般理论基础 19

一、控制论 19

二、系统论 20

三、信息论 21

四、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学理论 23

第二节  绩效管理的直接理论基础 24

一、目标管理理论 24

二、目标设置理论 26

三、激励理论 29

四、成本收益理论 29

五、权变理论 30

六、管理控制理论 31

本章小结 32

思考题 32

案例分析 32

第三章  绩效管理的体系 33

第一节  绩效管理与战略规划 34

一、绩效管理的战略意义 34

二、绩效管理与战略规划之间的

关系 35

第二节  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 41

一、绩效管理的过程 41

二、绩效管理各环节的有效整合 44

本章小结 45

思考题 46

案例分析 46

第四章  绩效计划 49

第一节  绩效计划的概述 50

一、绩效计划的含义 50

二、绩效计划的作用 52

三、绩效计划的制订 53

第二节  绩效指标 55

一、绩效指标的含义 55

二、绩效指标的分类 56

三、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58

四、提取绩效指标的方法 59

五、... 查看详情

当前国内绩效管理方面的书籍种类繁多,却不能很好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不是内容陈旧,跟不上实践发展的需要,就是观念落后,不能全面反映现代绩效管理发展的趋势。鉴于此,我们开始考虑编写一本绩效管理方面的书籍,这本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绩效管理而言,当前绩效管理文献的基本特征是从管理者的视角出发、以"应当怎样"的知识形式出现,而对绩效管理观念、原则所依赖的理论和实证基础关注则非常少见。为了更好地理解绩效管理观念、原则背后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绩效管理研究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更多地关注理论。本书专门设立一章系统阐述了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2) 体系结构清晰,便于学习与理解。本书从绩效管理理论、绩效管理流程以及绩效管理常用技术与方法三个部分入手,详细阐述了绩效管理的全貌。
(3) 内容新颖、语言平实、操作性强。本书努力从内容到形式上有所突破或创新。在内容取舍上,坚持实用性、针对性原则,并注重知识更新,尽可能将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实践以及我国企业、政府的管理经验引入。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固定格式,强调实用性与操作性。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