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9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58784
出版日期:2016.12.01
印刷日期:2016.12.14
图书责编:石磊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对中国深空网深空干涉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技术实现进行了系统详实的描述,对基于信道化接收的宽带全频谱数字基带转换,VSI、VSR数据格式编辑及高速缓存,集群运算处理,相关处理的实现结构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讲解。全书共12章。第1章介绍系统总体的技术指标、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等内容; 第2章至第9章分别介绍各分系统的功能与技术指标、组成及工作原理、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解决途径; 最后3章介绍了系统指标测试方法、接口关系以及结构设计等内容。 本书反映了我国深空测控通信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具有系统性强、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等特色,为我国深空网的高效运行、后续建设乃至我国未来深空探测任务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一套详实的基础技术资料,对航天测控通信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套图书由三个分册组成,分别是《S/X双频段深空测控通信系统》《S/X/Ka三频段深空测控通信系统》和《深空干涉测量系统》,对应着佳木斯66m深空测控通信系统、喀什35m深空测控通信系统以及由这两套深空系统与数据处理中心组成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系统。书中对上述设备系统级和分系统级的功能与技术指标、组成及工作原理、方案设计、关键技术等进行了系统详尽的描述,希望为我国深空测控通信系统的使用者提供详尽系统的技术资料,为我国后续深空测控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也希望能为对深空测控通信感兴趣的同行们提供有用的技术资讯。
前言 深空网是人类与深空探测器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深空网拥有深空测控通信能力,是开展月球探测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也是探月工程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探月工程启动后,我国的测控工程师们以探月工程为牵引,兼顾火星、小行星等深空探测任务的需求,描绘出中国深空网的蓝图——在布局上,由分布在中国东部、西部以及南美洲的3个深空站提供全球90%以上的测控覆盖; 在频段上,兼容了目前国际上深空测控任务使用的所有频段; 在天线口径上,按照4亿千米火星探测的基本要求设计。 佳木斯66m S/X双频段深空测控通信系统(DSF1)和喀什35m S/X/Ka三频段深空测控通信系统(DSF2)的设计建设正是在这一蓝图下进行的。经过5年的研制建设,这两套深空测控通信系统均于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它们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中国远距离测控通信能力,成为中国航天测控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两套深空测控通信系统基于国内自主研发,成功实现了波束波导馈电系统、10kW 速调管功放、超低温制冷场放、微弱信号超窄带接收机、氢钟建造及干涉测量等技术。按照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建议书中的深空测控任务标准,这两套系统已经具有音码测距、伪码测距、载波相位测量、三向测量等功能,采用空间链路扩展(SLE)协议,可以和符合CCSDS建议的其他国外深空测控站实现深空测控任务的国际联测和数据交互。 2012年,两套深空测控通信系统在嫦娥二号与图塔蒂斯小行星交会飞越探测中获得成功应用,并于2013年作为主力测控通信设备圆满完成了嫦娥三号探月飞行任务。这标志着中国深空测控通信能力的形成,使中...
第1章系统
1.1概述
1.1.1基本原理
1.1.2技术特点
1.1.3关键技术
1.2系统技术指标
1.2.1接收频段
1.2.2中频接口
1.2.3相关处理能力
1.2.4测量精度
1.3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3.1系统组成
1.3.2VLBI/ΔVLBI的工作原理
1.3.3DOR/DOD测量的工作原理
1.3.4ΔDOR/ΔDOD测量的工作原理
1.3.5SBI的工作原理
1.4系统工作流程
1.4.1深空干涉测量观测计划的编制
1.4.2观测前的系统检测
1.4.3DOR/DOD测量实施
1.4.4ΔDOR/ΔDOD测量实施
1.4.5SBI实施
1.4.6站内设备的自动运行
1.5系统指标计算分析
1.5.1DOR测量误差分析
1.5.2DOD测量误差分析
1.5.3ΔDOR测量误差分析
1.5.4ΔDOD测量误差分析
1.5.5SBI误差分析
1.5.6误差分配
1.5.7小结
第2章天伺馈分系统
2.1概述
2.235m口径天线
2.2.1功能与技术指标
2.2.2组成
2.366m口径天线
2.3.1功能与技术指标
2.3.2组成
2.4干涉测量对天线的要求
第3章时频分系统
3.1概述
3.2技术指标
3.3分系统组成
3.4频标稳定性对干涉测量的影响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