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8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86169
出版日期:2018.07.01
印刷日期:2018.07.17
图书责编:刘士平
图书分类:零售
这是一部以多人称的片段体打开一扇窥见人世间苦乐大门的书。作者使用不同身份和立场的人物,以用蒙太奇式随笔文学和沉淀人心的油画美学结合,来表达对生活、命运和世间所有悲欢离合、贪痴嗔念
蜀中女冠。长居山中,别无所有,唯有四时之山光树影,俯首皆是,偶得可咀嚼的苦乐,诚心而书。
序 去岁深秋,我一人去天师洞,想再看看天师手植的千年银杏。去得不巧,太晚了,叶子早已落完,抬头只见右侧上方有块匾,写着“叩之则灵”四个字,树枝上挂满了祈愿的红绸,不知是多少年生累积起来的,好些颜色都淡了。望了一会儿后,我穿过西客堂至坤道院,去看望一位老修行。她的阳台外是一屏青山,底下有道人种的菜畦,地方不大,但绿意盎然。我立在阳台边,听着锅里炒饭的声音,忽然看见林子里一只白鹤急急掠过。 当日夜间,在灯下翻阅《陶渊明集》,有昭明太子的序,读到这样一段,“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寓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荣枯,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遂又想起那白鹤的影子,心中像有些什么不成体系的话,要诉一诉。 昔日庄生有言,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我读这话,觉得真是哀伤,就这区区凡体,要活在世间,不仅要寄托于物,还要寄托于情,然而物与情都不足以养生养性,正应了那句,来不能却,去不能止。知道这样的事实,又能如何呢,圣贤说得很轻巧,要达生达命,不务生之所无以为,不务知之所无奈何。昭明太子序中所言,旨趣亦不出此间。 心下自忖,这些话,但凡认得几个字的人,也能晓得其中的意思。世人的苦痛,大约是两种,或不知而不识,或知之而不能,而知之不能的无力感,才是最令人无法释怀的。幼时学《归去来兮辞》,很记得后面两句,“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我们寻常人,落地在这里,大多数也没有什么大富大贵的宏愿,但就是一些自觉微末的心思,也常常落空,又无法像神人那样逍遥于六合之外,不受世情沾染,遂只能将就着住世了。 此书以药名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