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1-6
ISBN:9787302532323
出版日期:2019.11.01
印刷日期:2024.12.19
图书责编:梁媛媛
图书分类:教材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以及运作战略的制定、运作系统设计、运作系统运行等多个层次的内容。《生产与运作管理》涉及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生产运作系统运行的关键领域和专业技术,揭示了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方向。《生产与运作管理》以简明实用、定位明确、可操作性强、技术更新快为特色,按照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生产运作系统运行和生产运作创新模式的总思路,共精心设计了13章内容: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基础、生产与运作战略、企业选址、设施布置、产品和服务设计、工作设计、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库存分析与控制、生产能力与生产能力计划、生产计划、企业资源计划、生产与运作作业计划等。 《生产与运作管理》可作为高等院校管理类各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MBA等专业硕士相关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供企业管理人员学习和参考。
《生产与运作管理》基于电商影响下的服务业发展变化,介绍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商业、物流等创新服务模式的影响,增强了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新理论、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重点阐述供应链—需求链—价值链的内在关系,增强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转换能力,说明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本质内容。完善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介绍和集成技术应用等知识;增加了大量定制生产、业务流程重构、敏捷制造、ERP等扩展内容,使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新技术和新管理不断出现。
前 言 一、编写背景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明显表现出服务业和制造业同业融合趋势,信息化、物联网应用于一些产业部门实现产业突破,形成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新型服务业。多年来,“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为研究和学习现代制造技术和服务艺术管理方法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通过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与工程等学科的教学与实践,已经形成了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体系,并作为一门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在国内外高校设置和教学。与本课程配套的国内外教材有很多,但普遍问题是教材篇幅太多,凝练不够;实践性和时效性不理想;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最新成果和新方法收集太少。因此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教学的一个关键点。 二、编写目的 (1) 本教材编写的初衷是作者多年教学积累的一次奉献,是作者对历届管理类学生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方案进行凝练后的展现。 (2) 基于本人业已完成的上海市教委市级重点课程项目的成果以及上海市级应用型本科专业转型项目的课程建设成果,通过教材编写旨在实现教学交流的目的。 (3) 具体落实教育部高校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管理类学科本科专业规范,注重国际交流,满足本科教学需要,提升应用型专业特色。 三、教材编写特色 (一)创新性 编写本教材,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创新的思想,收集企业最新的创新成果;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企业创新需求和学生就业和创业实际要求,使教学能够服务于创新。 (二)应用型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将应用型本科专业转型的要求和方案植入教材训练中,注重过渡性的安排和衔接,尤其是职业性...
第一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1
第一节 生产与运作的基本概念 3
一、“生产与运作”提法的由来 3
二、产品生产与服务运作的比较 4
三、生产与运作的分类 6
第二节 生产与运作管理 8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8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 10
三、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和作用 12
第三节 生产与运作过程及生产方式 16
一、生产与运作过程的概念 16
二、合理组织生产与作业过程 17
第四节 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管理中
的地位 19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
中的地位 19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在社会实践中的
地位 23
本章小结 24
自测题 24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基础 27
第一节 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概述 28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演变 28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状况 32
三、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 34
第二节 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与方法 34
一、科学生产管理时期的理论
与方法 34
二、生产与运作方法论形成时期的
理论与方法 38
三、生产运作管理理论普及时期 44
四、生产与运作系统管理的理论
与方法 47
第三节 生产与运作管理创新实践 51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创新驱动发展 51
二、价值链运营实践 57
三、供应链管理实践 58
本章小结 60
自测题 60
第三章 生产与运作战略 63
第一节 生产与运作战略概述 65
一、战略的含义 65
二、企业战略管理 66
第二节 生产与运作战略框架 7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