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燕妮
定价:8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93815
出版日期:2020.12.01
印刷日期:2020.12.01
图书责编:纪海虹
图书分类:教材
本教辅以人教版最新版语文一二年级教材为纲,对每一课的生字进行字理分析,展示其古文字字形,阐释其字源意义及文化内涵,再针对生字设计系列练习,最后补充与该课生字有关的文化常识。
郭燕妮,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专业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教师,中国驻葡萄牙中国文化中心教学负责人。曾在清华大学中文系学习工作,并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留学生中心古代汉语教师。在《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汉语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著过教材《古代汉语读本》,目前承担着“上古汉语复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汉字教学改革”等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
前言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记载、传承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无论古今中外,学习汉语都不能与学习汉字截然分开。尤其是完成母语习得 的入学儿童,他们面临的首要的和重要的学习任务不是学说话,而是认字和 写字。 我们选取了一省级示范小学二年级的一个班,针对人教版语文教材二年 级上册里面学过的重点词进行了听写测试,共有 45名学生参与其中,初步 统计出了如下问题: (1)相似偏旁混淆。例如“衤”与“礻”容易混淆,而且出错率非常高, 具体数据可见下表。 出错方式“衤”写成“礻”“礻”写成“衤” 被测字补被神礼福祝祖 出错人次 39 39 14 10 7 10 18 出错率 87% 71% 31% 22% 16% 22% 40% (2)偏旁位置混淆。例如,“帮”“都”右边的“阝”写到了左边。“除” 左边的“阝”写到了右边。 (3)同音字混淆。例如,“首长”写成“手长”的竟达 34人,76%的 人写错。 以上问题如果从字理入手进行汉字教学是很容易解决的。例如“衤”与 “礻”的混淆,教师可以从字理的角度帮助学生这样认识 :“礻”源于“示”, 表示朝天祭拜,祈求上苍显明天意,这类字多与神话传说、宗教祭祀有关, 如“福、礼、祖”等;“衤”源于象形字“衣”,这类字与衣裳、服饰有关, 如“被、补、裤”等。这样学生就不会弄混了,而且会记得很牢固。 鉴于此,我们选择从汉字的字理入手,以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根基, 编著了一套与人教版一、二年级语文教材同步的,适合广大小学教师教和 小学生学的辅导书。我们试图将汉字文化和汉字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