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技术
本书是新工科机器人工程专业规划教材,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编写。

作者:李瑞峰、葛连正

丛书名:新工科机器人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定价:45元

印次:1-6

ISBN:9787302532965

出版日期:2019.07.01

印刷日期:2024.07.12

图书责编:龚文方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教材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学的基本原理及技术,使读者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特点、控制技术、编程技术及应用维护技术;同时结合实际的工程应用实例,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设计思路、操作方法、系统集成、现场应用及维护等技术。

李瑞峰,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6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先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计划机器人项目的研发工作,目前正在承担国家数控重大专项中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化项目。

机器人技术是涉及机械电子、感知测量、控制、通信和计算机等学科的综合性高新技术,是光机电软一体化研发制造的典型代表。而工业机器人则是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典型代表,其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同时,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是制造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重要载体。工业机器人及以其为主体的自动化成套设备是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物流和制造业等诸多领域中。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下游制造行业的生产方式也亟待升级。我国亦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等,在战略上做了顶层设计。地方扶持政策也积极跟进,重点是对研发和“机器换人”应用的扶持。工业机器人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基础设备之一,是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高端制造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装备。目前全国已有四十多家机器人产业园,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产业有着多层次的人才需求,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0 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将达到300 万; 到2025 年,人才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450 万。虽然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不断加大机器人技术研究与本体研制方向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但现场调试...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章绪论

1.1工业机器人定义

1.2工业机器人分类

1.2.1按机器人的发展程度分类

1.2.2按机器人的性能指标分类

1.2.3按机器人的结构特征分类

1.2.4按机器人的结构形式分类

1.2.5按控制方式分类

1.2.6按驱动方式分类

1.2.7按机器人的应用分类

1.3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

1.4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和趋势

1.4.1国外概况

1.4.2国内概况

1.5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工业机器人数学基础

2.1工业机器人坐标系

2.2机器人位姿描述和变换

2.2.1机器人末端姿态

2.2.2变换的不同坐标系

2.2.3A矩阵和T矩阵

2.3机器人运动学

2.3.1串联式机器人

2.3.2并联式机器人

2.3.3机器人工作空间

2.3.4机器人雅可比矩阵

2.4基于运动学的机器人轨迹规划

2.4.1机器人梯形速度曲线规划

2.4.2机器人姿态规划算法

2.4.3机器人关节空间内B样条插补算法

2.4.4机器人空间直线插补算法

2.4.5机器人空间圆弧插补算法

2.5机器人系统动力学

2.5.1拉格朗日方程

2.5.2平面二连杆机器人动力学建模

2.6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

3.1工业机器人的系统构成

3.1.1工业机器人系统构成

3.1.2工业机器人执行系统

3.... 查看详情

本书针对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和应用过程,除了介绍和讨论机器人学的基本理论外,更加注重机器人实际设计及工程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一些关键技术掌握;分别从工业机器人的理论基础、机械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机器人编程及应用等方面给读者提供了完整的工业机器人设计和应用流程。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