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计算机网络基础项目教程
作者:王永红、王诗瑶
定价:56元
印次:1-4
ISBN:9787302528661
出版日期:2019.08.01
印刷日期:2022.07.29
本书内容以项目为载体,通过网络认识、网络应用、服务器架构、企业网组建、局域网组建、无线局域网组建、Internet的接入、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新技术、综合实训等项目,突出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项目后配有“职业资格度量”,用于评价真实能力,以检验所掌握理论和技能是否可以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 本书内容取舍得当,图文并茂,易于理解;文字条理分明,简洁流畅,易于学习;操作有计划、有步骤,易于提高能力。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通信类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职业培训的教材或自学者的参考用书。
more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因此对建网、管网、用网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本教材正是为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而编写的。 本教材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院校建设的重点教材,是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十三五”一般研究课题基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网络专业特色教材建设研究成果、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一聚一散两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及探索的研究成果,也是一线教师长期教学的经验积累。 1. 编写思路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专业核心课程提供支撑和服务。考虑学生的特性和成长规律,照顾学生的认知水平,专业基础课的理论不宜偏深、偏难,因此,本教材不再运用以“课程理论准备说”为基础的专业课程体系,而是采取“专业能力聚合前移,专业理论分散后撤”的新模式,前移“组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的部分基本技能,后撤部分较深的理论知识,搭建以企业项目引导的纵制式的“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将专业理论糅合到企业项目中,实现理论为能力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2. 主要特色 (1) 理论编排自顶向下。自底向上的传统逐层讲解教学方法对高职学生并非是最佳方法。本教材以网络为主要学习对象,借鉴国外流行的自顶向下的教学方法,总体安排上,从应用层沿协议栈向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展开网络原理的学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尽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便于学生尽快接触网络应用,产生应用创新。 (2) 内容组织以项目为载体。总体架构上,打破理论和实践的界限,采用企业岗位(群)项目组织全书,以项目承载理论;理论按项目逻辑重组,力求实现均衡覆盖。本教材重构出十大项目,将专业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既考虑了一定深度,又考虑了新的内容,能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 “职业资格度量”评价真实能力。摒弃每章习题主要以“巩固本章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传统做法,以“职业资格度量”取而代之。“职业资格度量”以行业企业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对国内外知名企业面试真题、行业竞赛真题以及职业资格考试真题等进行分析、筛选、整理,并按内在逻辑分配到相关项目中,检验学生所掌握理论和技能是否达到行业企业需求,竭力为学生获取多证书开出通路,做到学以致用。 3. 主要内容分布 项目1网络认识。主要知识: 计算机网络概念、功能、组成与分类;网络体系结构,OSI/RM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协议,Windows中TCP/IP参考模型对应关系;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运行;网络常用设备等。 项目2网络应用。主要知识: 网络计算模式概念,因特网基本知识,如搜索引擎、万维网WWW、HTML等,以及应用层常用的HTTP、FTP、POP3、SMTP等协议、即时通信、Socket、网络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项目3服务器架构。主要知识: Web服务、FTP服务、DNS服务、DHCP服务,以及应用层相关协议;支撑应用层的传输层TCP、UDP协议。 项目4企业网组建。主要知识: 网络层IP地址理论、子网划分与超网、网络互联基本知识;ARP、RARP、ICMP、IP、路由选择等协议。 项目5局域网组建。主要知识: 局域网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标准、设备;物理层标准、设备;以太网以及交换机基础知识;VLAN基础知识。 项目6无线局域网组建。主要知识: 无线局域网标准、组网模式,以及胖AP与瘦AP、AC知识。 项目7Internet的接入。主要知识: 广域网、接入Internet相关知识。 项目8网络管理与安全。主要知识: 网络管理概念、SNMP;网络安全、端口、防火墙,以及计算机病毒等知识。 项目9网络新技术。主要知识: IPv6、SDN基础知识。 项目10综合实训项目。主要知识: 全书的主要知识综合运用。 4. 教学建议 本教材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以企业网络工程师(岗位)等角色完成相应项目。每一项目由知识目标、技能目标、项目导入、任务、项目回顾、职业资格度量六部分组成,每一任务由任务描述、任务分析、知识准备、工具材料、任务实施、检查评议、拓展提高七部分组成。本教材希望学生学完本课程后,不但掌握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且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中的一般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议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教学,于做中学、学中做。同时,建议聘请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承担课程,为学生零距离就业做好准备。 本书课件及职业资格 度量参考答案 本教材由王永红教授负责制订编写大纲及统稿工作。王永红编写项目1、项目4、项目5、项目7、项目9、项目10和附录;王诗瑶编写项目2、项目3、项目6、项目8及全部图像处理和PPT制作等。 本教材的编写得到了相关领导、教师的关心,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汲取了许多同仁的宝贵经验,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9年5月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