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闻名
定价:7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53687
出版日期:2020.09.01
印刷日期:2020.08.25
图书责编:宋丹青
图书分类:零售
闻一多是当代著名诗人和古代文学研究者,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他于1946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造成影响全国的“李闻惨案”,其为国家、为民主英勇献身的精神激励了无数国人。 本书作者为闻一多先生长女闻名。闻一多殉难时,她年仅14岁,亲身经历了那血染的一刻,又与家中老保姆一起将父亲送到医院,经受着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伤痛。 1950年以后,她曾长期与母亲同住,从母亲那里更深入细致完整地了解了父亲,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他那心灵的光芒。她说:这本书的取材,首先和主要的自然是母亲的炉边漫忆及她平日的一些散忆,个别地方也采用了一些家人和亲朋历年来的回忆,贯穿其间的是我自己的亲历及感受。
闻名,闻一多长女。湖北浠水人,1932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原苏联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52年入中国人民大学俄文系(后并入北京俄语学院)学习,毕业后曾从事俄语翻译、俄语教学、苏联文学研究等工作。1988年离休。闻一多殉难时,她年仅14岁,亲身经历了那血染的一刻。多年来,闻名写过多篇回忆和怀念父亲的文章,整理出版了国内第一部《闻一多书信选集》,并协助母亲写下具有重要文献和研究价值的《一多牺牲前后纪实》一文。
写在前面 冬阳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照进房间,火炉上的铁壶里,水发出了轻微的咝咝声。从壶嘴和壶盖腾出的水蒸气,像清晨远山间轻盈飘忽的薄雾,在阳光下显得分外清晰。 母亲坐在火炉边,靠近倚窗的书桌,向我讲述着她和父亲的往事。一双饱经沧桑的大眼睛时而闪现着激动的光芒,时而流露出幽深的哀伤。她已穿越时空雾幔回到那难忘的岁月,在和父亲共享那甜蜜的时光,共历战争和动乱,共度时代的危艰以及地狱的磨难,也再一次经受着那血泪交融的剧痛与创伤。 这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一个冬末春初时分。院子里的积雪已开始融化,社会生活中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遍中国大地,文化生活的坚冰也如这积雪一般渐渐消融。在我们住的地安门帽儿胡同的小院里,开始不断有人前来采访母亲,想要了解和研究闻一多。 自从那血染的日子以来,母亲一直把伤痛和思念深深埋在心底。 父亲遇难时,我们都还是孩子,她不能,也不愿去触痛几颗孤儿受伤的心。后来我们长大了,都忙于自己的学习、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庭,虽然我们从未淡忘过去,内心是那么怀念亲爱的父亲,但她仍然不能,也不愿意在我们的生活中加进过多的沉痛。 是这春的气息吹开了她记忆的闸门,搅动了她记忆的深潭,同时也使她萌生了一个愿望——要把有关父亲的所有记忆搜索、整理出来。 母亲的心愿也正是我们多年来的愿望。我与母亲同住,朝夕共处,也就自然地成了她亲密的助手。听母亲忆往也从此成为我一生中最难忘又最神往的一种时光。 只可惜,这样时候太少了,由于母亲年迈多病,我上班又抽不出多少时间,加上一些其他干扰,这一“工程”时断时续,最后竟完全中断,所记述的一切也就此搁置一旁。一九八三年冬,母亲竟带着这腔遗憾永远...
6
045 第二章 驰骋诗坛与自己的歌
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 与熊佛西语
047 流落的孤雁
052 诗集《红烛》与新诗评论
056 我是一个流囚
061 长诗《红豆》
062 狂怒的海神与颠簸的轻舟
066 在珂泉·大江会
069 纽约戏兴与一首英文诗
073 关于诗《也许》
078 追寻着一个梦
082 笑问客从何处来
086 寒蕉与月亮
089 为神州呼号
096 梯子胡同一号的新生活
102 西京畿道的诗人乐窝和晨报《诗镌》
109 还有一个乐窝
112 惊魂一刻
115 痛失立瑛
122 哪里是我的中华
129 诗集《死水》出版
134 自己的歌
目录
7
141 第三章 沉潜古籍与守护之神
我爱中国故因他是我的祖国,
而尤因他是有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
——《〈女神〉之地方色彩》
143 走上学者之路
147 青岛海滨·划时代的《诗经》研究
151 海城情缘与长诗《奇迹》
157 最美妙的音乐享受
161 清华园里的诗人学者
170 新南院七十二号的“女神”
176 炮声中离平
182 战乱中的别离
188 三千里步行
197 远方的思念和艰险逃难
205 空袭受伤
208 “是感动、是燃烧”的戏剧活动
211 清贫晋宁和难忘的诗化生活
217 死里逃生与隔帘而居
224 在断炊的威胁中
23...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