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1-20
ISBN:9787302557944
出版日期:2020.08.01
印刷日期:2025.06.25
图书责编:施猛
图书分类:教材
本教材融入传统文化和课程思政元素,使学生既能学会应用文写作知识,又能感受到由应用文写作投射出的真实职场环境;既能掌握应用文写作技巧,又能感受到由应用文写作延展出的传统文化精髓;既能提升职业素养,又能领悟到由应用文写作凝练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本教材在知识阐述的基础上,根据高职学生特点、社会及大学环境、行业及企业要求等,设置了相应的训练任务,增强了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教材适合高职高专各专业学生阅读,也可供职场人士、写作爱好者、参加国考和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参考借鉴。
郭沁荣,副教授,大连大学人文学院毕业,现为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基础教学部语文教研室主任。担任大连市写作学会会。主讲课程《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等张兰,副教授,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基础教学部语文教研室教师。担任大连市写作学会会员。主讲课程《应用文写作》等。
前 言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的颁布,充分体 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职教20条”强调:“落实 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 人才培养全过程。”“职教20条”还提出“把职业院校的孩子培养好”。学校培 养学生,品德是第一位,其次是技术技能。职业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 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德技并修”。职业教育不应只培养技能,还应强调人文素 养,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品德修养、增长 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新时期高校课程改革要遵循教 书育人的规律,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在各门课程 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使各类课程与 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同时明确了新的发展趋势。 应用文写作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之一,既要承担以往提高学生应用 文写作知识和技能等职业能力和通识素养的任务,又要在新时期尝试将厚植爱国情 怀与人文精神、弘扬传统文化与匠人精神融入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同时挖掘德育 元素,引入课程思政,将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始终。高职院校应用 文写作教学任重道远。 2019年,为了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践行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新的教育教学理 念,充分发挥高职实用语文教学在人才培养方...
课题一 应用文写作 1
第一节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应用文概述 1
第二节 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应用文写作原理 11
第三节 善改者赢,善舍者明——应用文写作的方法 28
课题二 党政机关公文 41
第一节 一秉至公,方言矩行——党政机关公文概述 41
第二节 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53
第三节 一体知照,逾期无效——通知 66
第四节 旌善惩恶,以文达意——通报 83
第五节 有请必回,缓急相济——请示 98
第六节 名正言顺,大行其道——报告 105
第七节 以文传情,以心互通——函 118
课题三 事务性文书 127
第一节 善谋者胜,谋定后动——计划 127
第二节 温故知新,数往知来——总结 140
第三节 拨沙见金,信而有证——调查报告 154
课题四 求职实践文书 175
第一节 毛遂自荐,招贤纳士——求职信 175
第二节 德才兼备,勤勉乐业——简历 186
第三节 出口成章,能言善辩——演讲稿 193
第四节 震古烁今,独占鳌头——述职报告 213
第五节 算无遗策,运筹帷幄——策划书 227
第六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习报告 243
课题五 宣传礼仪文书 252
第一节 耳目喉舌,通俗易懂——消息 252
第二节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请柬和邀请函 269
参考... 查看详情
第一,教材内容更加实用
重新确定教学内容,立足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坚持以学生为本位,选择学生用得上、经常用、很好用的应用文体作为教学内容。对于一些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几乎用不到、看不到的应用文体进行大胆删减,保证教材的精致度。
第二,重点难点讲细讲透 打破以往应用文写作理论多、文字多的传统,我们针对每个文体的重点、难 点,精选例文进行分析、对比、讲解,从标题到结构,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 知识点为出发点,增加了学生自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第三,案例范文紧跟时代 在案例范文的选择上,我们涵盖最新中央精神、新近重大事件、时尚综艺节 目、名人励志故事、学生身边榜样,希望借此拉近高职学生与应用文写作的距离, 增强这门课的时代感、时尚感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第四,引入传统文化元素 我们秉承“文以载道”的精神,深入挖掘每个文体的传统文化元素。引古证 今,于学易悟;以今见古,古今互惠。我们或直接对现代应用文体追根溯源,寻找 它的前世今生;或从一个文体挖掘一种精神,找到这种精神的文化解读。我们希望 学生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本实用教材,还是一个透古通今的文化载体。
第五,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深入挖掘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思政元素,在每一章的教学目标中加入思政目标, 旨在培养学生以语言文字、文体创编为媒介,树立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精神;学 会规划工作、总结经验;具备数据采集分析的能力,学会洞察数据背后的规律;懂 得日常职业礼仪规范,善于自我表达与营销。我们将应用文写作课程所蕴含的职业 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行为规范加以提炼,将应用写作技能与道德教化之功效相融 合,蕴含劝勉学生为人处世的道德理念。
第六,创新教材体例设置 我们在教材的编写思路与体例设置等方面,大胆创新,在将理论知识体系学习 与写作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基础上,融入固化写作思维与丰富语言表达的理念,针 对每一个文体增加实用的写作模板,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稳定的写作思维。我们设置 语言训练环节,从文体写作凝练出道德元素、文化理念,通过语言训练的形式对学 生进行重塑,使事理剖析与德育渗透成为应用文写作教材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