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导论

作者:刘学应 等

丛书名:高等院校土木与建筑专业改革创新教材

定价:4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572077

出版日期:2021.02.01

印刷日期:2024.01.17

图书责编:杜晓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从建筑工业化的概念、发展现状、内涵与特征、设计、生产、施工的关键技术、评价指标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建筑工业化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应用,理论翔实,案例丰富。通过每一章对应的应用案例,向读者展示了相关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帮助读者对相应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书适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及土木类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及参考使用。

刘学应,男,56岁,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工程管理教研室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省"五一"劳动奖章者、全国样板支部带头人、第二届全国水利职教名师。土木工程省级一流学科主持人、土木与环境工程实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誉主任、土木工程省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主持人、省级研究院院长、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千人万项”省级优秀专家、连续多年获得校优秀教学奖。以主持人身份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主要完成人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及省精品课程主讲人、主持人。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建筑业在技术进步和建设规模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筑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近些年建筑业的就业人数减少,建筑业面临专业工人匮乏等新的挑战。国际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我国已进入快速推进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时期。 建筑工业化源于欧洲,为解决战后重建但劳动力匮乏的问题,通过推行建筑设计 和构(配)件生产标准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的新型建造生产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障了战后住房的供应。虽然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推广标准化、工业化、机械化的预制构件和装配式建筑,但是受到当时设计水平、产品工艺与施工条件等的限制,导致装配式建筑遇到严重的抗震安全问题,而低成本劳动力的耦合作用也使装配式建筑应用持续减少,8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停滞期。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全面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提倡的节能减排政策引导下,建筑业开始向绿色、工业化、信息化等方向发展,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点的建筑工业化得到重视并逐渐兴起。 建筑工业化的模式是对传统建筑行业的一种颠覆,它的集约化、模块化、标准化、工业化等特点可大幅提高现有的生产效率和生产速度,并显著改善建筑行业粗放式和高能耗的生产模式,从而使建筑行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本书从工业化的概念、特征、设计、生产、施工、评价指标及发展方向等方面来介绍建筑工业化。首先,简单 介绍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背景及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建筑工业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分别从技术体系、生产工艺与建造体系、现场施工与管理三大方面,探讨了建筑工业化从设计到施工完成的关键技术; ...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建筑工业化概述

1.1建筑工业化发展背景

1.1.1传统建筑业弊端凸显,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1.1.2建筑工业化、信息化及新型技术助力转型

1.2建筑工业化内涵与特征

1.2.1建筑工业化的内涵

1.2.2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特征

1.2.3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

1.3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创新

1.3.1技术创新

1.3.2主体结构技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

结构技术

1.3.3混合结构技术体系(泛工业化建筑)

1.3.4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

1.4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管理创新

1.4.1管理创新

1.4.2创新发展模式

1.4.3管理创新的瓶颈

1.4.4发展的方式与路径

1.5现阶段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5.1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5.2发展的对策建议

工程案例分析

案例: 帝国大厦

复习思考题

第2章建筑工业化基本特征

2.1建筑设计标准化

2.1.1建筑设计标准化的定义

2.1.2建筑设计标准化的实施流程

2.1.3建筑设计标准化的挑战

2.1.4实施建筑设计标准化的策略选择

2.2构(配)件生产工厂化

2.3施工机械化

2.3.1施工机械化的概况

2.3.2施工机械化水平的衡量指标

2.3.3主要施工过程的机械化施工

2.4管理科学化

2.4.1管理科学化与建筑工业化的关系

2.4.2管理科学化与建筑工业化、建筑信息化...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