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9元
印次:1-3
ISBN:9787302613602
出版日期:2022.10.01
印刷日期:2023.11.14
图书责编:鲁永芳
图书分类:零售
0度是什么?人们该如何理解温度?本书以热力学单位——温度的定义为主线,简要介绍了物质相变、 温度测量、储热、传热、热力学定律、熵等基本概念。对温度的解释由浅显易懂的冰雪融化,逐步延伸到 凝聚态物理、宇宙学、高能物理、计量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等基础科学及应用技术领域。从这个意义 上,本书是一本物理学科普书籍。
董学智,博士,副研究员。先后工作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一直从事能源动力领域研究工作,研究各种热能在各种动力系统内的转化,并利用业余时间专研科学哲学。
II 序 读科普书的意义是什么?科普书真的像宣传得那样可以让读者掌握有用的知识吗? 有很大一类科普读物是博物类的,内容涵盖丰富,老少咸宜。从南极的企鹅、马里亚纳海沟的鱼群,到远古的恐龙和三叶虫、月球上的环形山。只要读者有足够的时间,有良好的记忆力,就有无数的书籍可供阅读。开卷当然有益,但是如果不读就真的有害吗?不知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会怎样?现代社会已经允许绝大多数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即使觉得“牛肉是超市里长出来的”,也不会对生活产生本质性的影响。如果科学知识只是用于席间炫耀博学聪慧的谈资,那么,恐龙与迈克尔·杰克逊并无本质差异。 另一类科普读物更专业,试图向孩子们讲授原子结构、天体运行、宇宙的起源、量子力学、相对论、黑洞、弦论等科学知识。这些科普作家的能力和专业性让人钦佩。他们将难以理解的科学概念翻译成朴实易懂的语言。但科学的本质并非知识的堆砌,更不是对科学结果的机械背诵。有时,作者为便于理解,而将此类科普读物变为只需背诵的博物学教材的时候,科普就已经丧失了实际意义。学习过“日心说”的小学生与中世纪掌握复杂数学知识、会用本轮理论计算行星轨道的天文学家相比,谁的科学素养更高?靠灌输知识对日心说深信不疑的孩子,真的会比相信星星上住着小精灵的孩子更具有科学精神吗? 科学是不断变化和成长的,比起机械背诵,理解科学方法更为重要。但科学方法却总是难以系统总结,对其一直存在着误解。科学家自己都不能正确阐述自己工作中所使用的方法,科学哲学也没能胜任这一工作。 长期的误解让谎言占据着科学方法领域,前人的辛苦工作被掌握现代视角的人无情地贬低和蔑视:亚里士多德似乎总是...
目录
第1章 0度是什么 / 1
2 / 不容易懂的温度,容易懂的大气压
4 / 可以被忽略的压力
6 / 为什么需要纯净水
10 / 不纯净的纯净水
11 / 百思不得其解的冰水混合物
13 / 凝固与结晶
15 / 获取晶体的过程
16 / 规则排列与不规则排列
17 / 0度是什么
第2章 100度是什么 / 18
18 / 水的沸点并不适合作为温标
20 / 水与水蒸气的体积差
21 / 低气压下水的饱和点
23 / 过热液体与过冷蒸汽
24 / 相变与高能物理实验
25 / 高气压与瓦特的故事
28 / 更高的压力,更高的温度
29 / 完整相变图
第3章 温度的测量 / 31
32 / 被忽视的物理定律
33 / 水银温度计
34 / “热胀冷缩”现象
35 / 电阻温度计
35 / 低温超导与高温超导
37 / 科研与实用
39 / 低温气体温度计
40 / 真正的基础科学
41 / 其他类型温度计
第4章 温度的存储 / 43
43 / 什么是存储
44 / 最常用的加法运算
45 / 叠加与守恒
48 / 能量守恒定律
50 / 热质说与工具主义
51 / 蓄热与蓄冷
53 / “民科”的挑战与辉格科学史
第5章 温度的传递 / 57
58 / 温度传递怎么成为可能
58 / 温度传递的方式
59 / 温...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