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128元
印次:1-2
ISBN:9787302623618
出版日期:2023.09.01
印刷日期:2024.09.06
图书责编:鲁永芳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介绍了118 种化学元素的发现、命名、用途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功用和危害,同时对化学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巨匠:玻意耳、贝采里乌斯、拉姆塞、迈特纳等,也进行了详细叙述。
陈志谦,1961年生,理学(物理)博士,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出版有《材料的设计、模拟与计算》《大师的足迹》。
前言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人类从最早的生产生活活动以来,就对此不断探索。可以说,自人类使用火以后,就自觉和不自觉地开始了化学的实践活动。从古希腊和中国古代对自然模糊的认识,提出万物的起源和构成,到后来的炼丹术和炼金术,以及金属冶炼、制作陶瓷、造纸和火药制造,最后经过漫长坎坷的探寻,终于走上近代化学的正道,形成我们今天课堂里的化学。 “化学”一词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英文为“chemistry”、德语为“chemie”,在中古时期为“alchemy”,而“alchemy”源于阿拉伯文“alkimya”。“alkimya”及“alchemy”的本意是炼丹术或炼金术, 而炼丹术就是化学的原始形态。在拉丁文里,化学意为迷惑、隐藏。 118 种化学元素,像是自然界绝无仅有的音符,化学家用它们谱成了一首宏伟的交响曲。这些化学元素的发现,既激动人心,又跌宕起伏。随后化合物(新材料)的合成、化学规律的建立,余音袅袅,延续不断。 本书从化学元素的发现开始漫谈,介绍了化合物的合成、化学规律的发现,同时专门介绍了二十多位大师巨擘的生平贡献。 化学的体系复杂而庞大,内容宽广而深邃。今天从塑料到药品、从生产资料到生活用具,每个人都离不开化学,甚至都是化学活动的参与者。如今几乎人人都在使用的智能手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40 多种化学元素,有些还是稀有元素。因此,人人都应该多了解一些化学知识,多了解一些化学物质的功用和危害,以便在生活中趋利避害。 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郑绍辉、李庆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陈乐濛对全书文字语法和标点符号进行了校对。感...
先声
元素——从自然哲学到化学 1
第1 章 氢细谈 7
1 氢(H,hydrogen) 7
2 氘(D,deuterium) 15
3 氚(T,tritium) 18
第2 章 稀有气体夜谈 19
1 氦(He,helium) 20
2 氖(Ne,neon) 27
3 氩(Ar,argon) 28
4 氪(Kr,krypton) 29
5 氙(Xe,xenon) 30
6 氡(Rn,radon) 31
7 威廉·拉姆塞(William Ramsay,公元1852— 1916 年) 32
第3 章 非金属和卤族元素闲谈 35
3.1 非金属元素 35
1 碳(C,carbon) 35
2 氮(N,nitrogen) 68
3 氧(O,oxygen) 75
4 磷(P,phosphorus) 80
5 硫(S,sulfur) 89
6 硒(Se,selenium) 90
3.2 卤族元素 97
1 氟(F,fluorine) 97
2 氯(Cl,chlorine) 102
3 溴(Br,bromine) 104
4 碘(I,iodine) 105
5 砹(At,astatine) 107
第4 章 半金属和主族金属会谈 115
4.1 半金属 115
1 硼(B,boron) 116
2 硅(Si,silicon) 125
3 锗(Ge,germanium) 128
4 砷(As,arsenic) 130
5 锑(Sb,antimony,stibium) 132
6 碲(Te,tel...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