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
弘扬鲁班精神 传承鲁班文化 培养鲁班传人

作者:谷道宗 王光炎 等

定价:68.5元

印次:1-2

ISBN:9787302584315

出版日期:2021.08.01

印刷日期:2023.07.10

图书责编:杜晓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梳理了历代典籍文献中关于鲁班及工匠文化的记载,将鲁班文化的产生和传承进行归纳整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的形成及发展进行了溯源与分析,甄选了十位当代典型的大国工匠和六个大国重器科研攻关典型案例。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从学校、企业、社会3个层面,提出传承鲁班文化、弘扬现代工匠精神、培养具有“匠心、匠气、匠技”的新时代工匠人才的途径。本书内容共六章,包括百工圣祖、匠人智慧、善国双圣、工匠精神、大国工匠、匠心筑梦。   本书是教师团队深入研究鲁班工匠文化的通识课程教材。本书可以作为青年学生和鲁班文化爱好者的知识读本,也可以作为工科类、人文历史类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教育、鲁班历史文化的拓展选修教材。

王光炎,男,1971年7月出生,教授,一级建造师、高级项目管理师、测量放线技师,学校教学名师,先后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工学硕士,山东建筑大学访问学者。建筑工程系主任,山东省土木建筑学会装配式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建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施工分委会委员,第二届中国技能大赛装配式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裁判员,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专家,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评审专家,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山东省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专家,枣庄市社科智库专家,枣庄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枣庄市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专家,滕州市安全生产专家库成员,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科学出版社“十三五”职业教育土建大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前 言 PREFACE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强调,真正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 的。这充分说明,工匠几乎是伴随人类的历史出现的。人类早期制造工具是出于辅助劳动的 目的,最初将木头、石块、动物的骨头等天然材料通过加工制作成工具,这是手工艺的雏 形,它使人类迈出由猿到人的关键一步。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工具制作的工艺不 仅日益精湛,而且不断满足人类精神层面对美的追求,从凿磨石器工具到雕制玉器,从粗陋 的陶器到精美的瓷器,技艺不断精湛,工匠也就出现了。   在古代,所有从事手工技艺的人统称为匠人,如木匠、石匠、铁匠、铜匠、泥瓦匠等。荀况在《荀子·儒效》中说,“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意思是说,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为农夫,长期使用斧头等工具的人为工匠。《周礼·考工记序》:“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百工造物,造物之材,取自自然 (五材即石、土、木、金、革),匠人要充分了解自然物材的形状、性能,并根据材料本身的性状,施加人工,制 为器物,并为百姓所用,是百工的职责所在,对工匠从理论知识和技艺技能两个方面提出了 很高的要求。早在春秋时期,各种手工艺制作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鲁班则被世人推崇为 “百工圣祖”。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现代工艺已经取代了手工艺,当今社会是机械技术 工艺和智能技术工艺的时代,技艺水平的不断发展标志着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而学习鲁班 文化、传承鲁班精神、永远是培养匠心、涵养匠气、精研匠技的内核所在。   进入后现代工业社会,传统技艺工匠逐渐淡出人...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PREFACE

第一节 先师鲁班 004

一、鲁班其人 004

二、历史记载 008

三、鲁班工巧 019

第二节 鲁班的传说 021

一、师圣之说 021

二、工匠之说 026

三、神仙之说 032

四、戏趣之说 039

五、讽亵之说 040

第三节 鲁班的贡献及影响 041

一、鲁班发明与创造 041

二、鲁班字、鲁班造像、鲁班庙 052

第一节  “匠”字的起源 057

一、“匠”字释义 057

二、与“匠”有关的成语 060

三、“匠意”“匠心”“哲匠”  062

第二节 我国古代的匠人智慧 064

一、匠人起源 064

二、工匠智慧 069

三、文化匠人 073

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

  VI 

第三节 匠人信仰 075

一、工匠含义的演化 075

二、百工释义 076

三、技艺与技术 077

四、传统“工匠”的基本特征 078

五、百工的演化 079

第四节 匠人智慧的精神内涵 090

一、敬业 091

二、精益 094

三、专注 097

四、创新 100

第五节 匠人精神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03

第一节 鲁班精神 114

一、执着坚韧、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115

二、求实与创新的科学精神 119

三、精益求精、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 119

四、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劳模精神 121

五、紧密联系实践的务实精神 122

第二节 墨子思想 124

一、墨子在技艺的应用问题上尤其注重实用性 125

二、墨子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人... 查看详情

本书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百工圣祖,系统梳理了历史文献典籍中对鲁班其人其事的记载,真实还原鲁班其人其事,力求向读者呈现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班形象;第二章匠人智慧,以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切入点,着重阐述“匠人智慧”的精神实质与核心内涵,全面分析“匠人智慧”的起源、发展以及同中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联,让读者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璀璨文明;第三章善国双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称“墨子鲁班,善国双圣”,这一章主要阐释鲁班和墨子文化的内涵及传承,鲁班精神的实质和墨子思想的价值取向;第四章工匠精神,论述了新时代工匠精神提出的重要意义,现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创新文化与工匠精神的内在关系;第五章大国工匠,介绍了工匠精神在中国的薪火相传,传承和发扬,甄选了十位当代典型的大国工匠和六个大国重器的科研攻关之过程,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在凝聚中国智慧中的重要作用;第六章匠心筑梦,从教育、企业、社会三个层面探讨了工匠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和路径。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