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56036
出版日期:2024.03.01
印刷日期:2024.03.07
图书责编:龙启铭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软件工程”的指定教材,主要介绍软件过程、面向对象软件分析与设计、软件质量与项目管理三大部分内容。全书共14章,内容包括软件工程概述、软件过程、敏捷软件过程、软件过程改进、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UML建模技术、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软件复用、软件模式、软件质量、软件测试策略、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类和信息类相关专业“软件工程”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科技工作者及软件研发人员学习与参考。
张晓龙:武汉科技大学,教授/博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湖北省教学名师,“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1985和1988年分别获得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理学学士和计算机应用工学硕士,1998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兼任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发表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教学成果“计算机类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应用”获得2013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现代软件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在内的教材4部,出版专著2部。
前言 成功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必定是一方面满足用户需求且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另一方面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故障运行且容易维护。这样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必须依照规范、采用工程化方法进行开发与运维。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是一门指导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应用软件开发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来指导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是涉及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等领域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软件系统开发覆盖软件的问题定义、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测试等软件开发的各方面。通过软件工程课程学习,可以提高软件开发、测试、维护的效率,降低软件开发成本,保证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了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与教学的需要,完善软件工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教材内容,出版本书。 本书期望达到如下目的。 (1) 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软件工程知识框架,帮助其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为学生提供实用软件开发技能,培养其高效率开发高质量软件的能力,提高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2) 以软件系统开发过程这一复杂工程问题为例,明确该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包括软件工程在内的专业知识,体现计算机专业课程系统化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专业技术方法分析与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 (3) 提升软件开发人员的系统分析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提出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创新计算机类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培育关键基础软件的后备人才。 (4) 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促进软件开发团队成员间的交流和合作,使其能够更好...
第1章软件工程概述/1
1.1软件的概念、特点与分类1
1.1.1软件的概念1
1.1.2软件的特点2
1.1.3软件的分类3
1.2软件危机4
1.2.1软件危机的出现4
1.2.2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5
1.2.3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5
1.3软件工程6
1.3.1软件工程的定义6
1.3.2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7
1.3.3软件工程的框架7
1.3.4软件工程方法学7
1.4软件的生命周期10
1.4.1软件生命周期及其各个阶段10
1.4.2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1
1.5软件工程的目标和原则12
1.5.1软件工程的基本目标12
1.5.2软件工程的原则12
1.6本章小结13
习题113
第2章软件过程/14
2.1软件过程概述14
2.2通用过程模型15
2.2.1过程框架15
2.2.2普适性活动15
2.2.3过程的适应性调整16
2.2.4过程流16
2.3惯用过程模型17〖1〗软 件 工 程目录〖3〗〖3〗2.3.1瀑布模型17
2.3.2增量过程模型20
2.3.3演化过程模型21
2.3.4并发模型23
2.4专用过程模型23
2.4.1基于构件的开发24
2.4.2形式化方法模型25
2.4.3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26
2.5统一过程模型26
2.5.1统一过程简介26
2.5.2统一过程开发阶段27
2.5.3统一过程成分28
2.6本章小结29
习题229
第3章敏捷软件过程/30
3.1敏捷联盟30
3.2敏捷原则32
3.3极限编程实践3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