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8元
印次:1-4
ISBN:9787302624370
出版日期:2023.05.01
印刷日期:2025.07.07
图书责编:纪海虹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系统地介绍了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全书回答的主要问题有:区域性国别研究是什么?主要特点是什么?主要的理论与方法有哪些?中外之间有何知识与方法上的不同?如何认识美俄欧等大国?如何界定世界上多样性的地区? 本书是区域国别学交叉一级学科的重要教材,不仅可作为国际政治、外交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历史、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等多学科专业本科生基础课程或通识课程的参考教材,还可供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国情、社情、民情等区域国别研究专题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学习。
"赵可金,1975 年生,复旦大学法学(国际关系)博士,现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兼任教育部区域国别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金砖国家智库联盟中方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社会职务,2012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5 年入选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主要从事外交学、公共外交、中美关系等研究,先后出版《营造未来:美国国会游说的制度解读》《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全球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等著作11 部,在SSCI 、CSSCI 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20 多篇,荣获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3 项、二等奖3 项。尹一凡,1995 年生,现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研究国别为泰国。2013 年9 月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泰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7 年9 月前往英国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学习东南亚研究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9 年8 月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政治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赵可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泰国研究、东南亚研究、政治发展、王室与民主政治等。"
序言 受制于不同自然环境、气候特征、风土人情、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式差异,不同地理区域、不同种族族群、不同历史经历的人们创造了 不同的伟大文明。从苏美尔文明开始,到地中海文明、埃及文明、波 斯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玛雅文明等,文明犹如银河系之点点 星光、百花园之花团锦簇,彼此争奇斗艳,相映成辉,构成了人类文 明多姿多彩的斑斓画卷。 置身于人类文明的百花园中,如何睁眼看世界,正确地理解和认 识其他文明,历来是一个引发各方争论的话题,而且文明之间的对话、 摩擦、冲突甚至对抗被不少思想家称为文明进步的动力。反观历史, 每一种文明都形成了独特的文明观和域外知识体系。无数游侠、僧侣、 商贾、使者奔走于各大文明之间,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使者和跨文明互 动的知识搬运工,推动了各文明的交流、互鉴、对话和融通,为人类 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越是开放的文明, 越是强调通过建立域外知识体系获得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越是有可 能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文明,地中海文明如此,中华文明如此, 世界上至今仍有影响的不同文明皆是如此。 一、区域国别学是大国的标配 中华文明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 部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吐故纳新,在历史上创造了璀璨的古典文 明瑰宝。中华文明之所以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对域外文化保持开放包容的姿态。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对于方外 世界的探索,比如《山海经》中记载了约40 个邦国、550 座山、300 条水道、100 多位历史人物、400 多个神怪异兽...
导论.........................................................................................
1
第一节统一性与多样性的世界......................................................
1
一、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区域国别学的哲学基础................
1
二、当今世界处于统一性与多样性并行不悖的时代....................
2
三、区域国别学本质上是一门寻根立基之学...............................
3
第二节区域国别学的学术基因......................................................
4
一、地缘关系与区域国别学..........................................................
4
二、血缘关系与区域国别学..........................................................
5
三、心缘关系与区域国别学..........................................................
7
第三节区域国别的形态:文明、文化及其类型............................
8
一、区域国别学中的文化文明... 查看详情